6月1日,北京大兴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大兴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在氢能方面,《报告》指出:
2021年,大兴区加快氢能示范区建设,加氢站、氢能交流中心、孵化器建成投用,举办首届国际氢能生态年会。出台全市首个支持氢能发展政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85辆。2022年大兴区将搭建京津冀智慧氢能大数据平台,集聚一批氢能企业,推广使用500辆氢能源车辆,加快实施加氢站网络化布局,新建不少于3座加氢站,推动氢能产业园使用低碳技术。
原文如下:
北京市大兴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落规、落地、落实、提升”的工作理念,围绕“五子”联动,加快推动“两区”建设,经济社会复苏向好态势不断巩固,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1项指标均实现了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
——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54.4亿元,同比增长148.2%,两项增速排名均为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73.1亿元,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7.8亿元,建安投资完成394.2亿元。
——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生产生活用水总量1.765亿立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18.21%,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940家,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完成2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完成1.55亿美元。
——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加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实现35.5%,细颗粒物浓度降至34微克/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3.9%,城镇登记失业率3.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3454元,同比增长8.6%;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8.9%,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100%。
一年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加固态势。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有序推进。科学精准应对,打赢年初天宫院疫情阻击战。常态化运行三级疫情防控专班,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做实做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严格落实集中隔离点安全管理、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管控和入境人员隔离管理等工作。全市率先开展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12岁及以上人群实现应接尽接,3-11岁接种全面启动,第三针加强针累计接种83万人。
工业高位运行贡献突出。疫苗生产企业爆发式增长带动医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437亿元,同比增长843.6%。“天广实抗体”“九芝堂干细胞”等生物制药头部企业落户大兴,华大北京国际创新中心等医药研发中心完成签约。“四个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实现中科伟通、药康等9个项目摘地,沃森、热景等10个项目开工,京卫一期、光捷联东U谷等11个项目竣工,星昊、康百世等8个项目投产。
投资稳步推进支撑有力。将稳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重点项目落地和投资促进工作专班,建立“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工作机制。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发挥稳投资关键作用,在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加快土地供应、加快建设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12个市级重点项目中5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7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投资完成49.6亿元,同比增长155.6%。
消费多措并举逐步回暖。开展“礼享大兴·潮趣生活”消费季活动,累计发放线上线下消费券、汽车专用消费券等近4200万元,拉动消费约20.18亿元。启动“大兴消费品牌榜”评选活动、大兴汽车节活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大力推动“首店经济”,引入首店21家,居平原新城之首。积极促进商旅文体联动,支持商圈举办夜间经济系列活动,稳步推行商务行业外摆政策。持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新建和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49个。
财政收入深挖潜力平稳增长。围绕机制政策创新,持续稳固存量税源。建立走访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区领导带队走访服务重点财源企业261户次,走访企业实现地方级收入77.4亿元。完善企业外迁预警挽留机制,对接预警企业55户,有效挽留地方级财政收入3649万元。发挥政府债券引导撬动作用,全年发行75亿元,推动临空区、生物医药基地建设。出台大兴金融发展新六条,促进金融产业加快发展。
多点发力助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出台大兴区首贷贴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首次贷款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落实“担保惠企兴六条”,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降低或免收担保费,共支持担保项目425笔,在保余额48.63亿元,稳定就业人员近28000人。北京大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获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9000万元支持。全年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
(二)坚持以“两区”建设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临空区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河北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第一批制度创新清单81条任务实施率达98%,第二批制度创新清单39条任务实施率达82%,北京自贸区大兴组团实施方案134条任务实施率达91%。国际商务综合体施工进入收尾阶段,引进丽筠、万豪等4家国际酒店。北京细胞治疗集团、瑷格干细胞中心项目投产见效。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项目确定选址方案。综合保税区通过预验收,预计年内封关运行。加快推进贸易数字化示范区建设,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北京展馆正式启幕。高质量举办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新国门(大兴)分会。
生物医药基地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试点区域,提前实现千亿级园区目标。精准服务保障涉疫企业,科兴中维新冠车间全部投入使用,年生产能力达20亿剂。扩区街区控规正式获批,完成产业规划研究、城市设计方案及导则、土地开发实施方案等,启动南扩起步区6个批次征地。首医大项目完成规划设计条件和设计任务书编制。对扩区范围内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盘活后可增加建筑规模约24.45万平方米。全年新注册企业663家,其中沃森生物、华诺奥美等千万元以上企业136家,落地项目95家。
新媒体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增注册企业975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占比36%、现代服务业企业占比31%。重点入库在谈储备项目100余个。持续推进老旧工业厂库房改造再利用,累计改造30余万平方米。聚友创意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一期启动建设,滕氏闲置用地引入天域北斗总部。积极拓展新型产业空间,金地威新国际中心、上德广场、中建三局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推动多维创新园动漫电竞产业园建设。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扎实起步。组建专业化平台公司投入运营。设立首期20亿的国际产业创新发展基金。研究制定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控制性规划。落地中国首家日资基金管理公司软银亚洲全资子公司软亚信创等外资企业15家,日本锂电之父联合创设的固态电池企业恩力动力等国际创新型企业60家。落地北京首个知识产权保险工作示范园区。加快氢能示范区建设,加氢站、氢能交流中心、孵化器建成投用,举办首届国际氢能生态年会。出台全市首个支持氢能发展政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85辆。组织申报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获得批复,成为国家首批示范城市群。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成功落户。紧抓“卫星网络”产业发展机遇,举办首届北京商业航天大会。多维度对接北航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与16家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对原北京阀门总厂闲置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拟引进知名商业火箭企业落户大兴。加快商业航天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