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远海运洋浦”轮在海南洋浦港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这是国内首艘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的交付,标志着我国航运业绿色转型迈出关键一步,而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也开始用灰色甲醇了,马士基投放了12搜16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舶。绿色甲醇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高效赐能。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提出了一种分类方法,根据甲醇的生产原料来源将其分为绿醇、蓝醇、灰醇和棕醇。其中绿醇是指氢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甲醇。可再生氢气的生产方式包括利用清洁电力电解水和生物质转化等,而可再生的二氧化碳则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分解或直接空气捕获。绿色甲醇的生产技术路线有两种:1、生物质气化制甲醇,使用农业废物、林业残留物作为原料,通过气化过程化为合成气在将合成气化为甲醇。2、电解水制氢加二氧化碳制甲醇使用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电解水制取氢气,
为什么航运巨头选择使用绿色甲醇、绿色甲醇能够减少60%到90%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IMO减零目标的关键路径,另外就是价格问题,绿色甲醇目前的价格大约在6000-8000元/吨,相比柴油和汽油的价格非常有优势。但选择绿色甲醇有几个环节问题,第一是绿色甲醇目前的供给规模非常少供不应求,绿色甲醇全球的产量占比不足1%,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欧、北美距离新加坡等核心加注枢纽比较远,作为绿色甲醇生产大国的中国当下很多项目还在布局落实中,投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技术的成熟度、经济性等。另外一个问题是绿色甲醇欧盟ISCC认证体系周期较长,目前全球能够供应符合ISCC认证的绿色甲醇项目也很少,整个供应链的完善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截至6月6日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74.5%,其中煤制甲醇装置开工率80.3%,焦炉气制甲醇装置开工率58.3%,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开工率49.5%。甲醇产业进入产能低速增长期,2025年计划投产755万吨装置,甲醇产能增速不足1%。华夏氢谷能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是研发生产型为一体的企业,公司研发产品甲醇燃料电池、甲醇制氢、氢健康、镍氢储能动力电池以及生物质研发等,同样面临甲醇燃料电池投产后的甲醇使用量以及甲醇品质,公司高层以及技术团队严格布局甲醇生产确保投产后市场使用量,华夏氢谷能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的产业链的策划进入落地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