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毅达资本厉永兴:氢能产业发展需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算好经济账

日期:2023-12-01    来源:毅达资本

国际氢能网

2023
12/01
09: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产业 天然气制氢 电解水制氢

毅达资本高级合伙人厉永兴认为,当前氢能产业逐渐走热,但从投资角度看,氢能产业政策依赖性强、商业化运营能力弱,亟需完善“自我造血”能力,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以下作为分享:

01、充分把握现阶段氢能发展特征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氢能开发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厉永兴认为,更好利用氢能首先要对氢能特征保持清醒认知。

第一,氢能是二次能源。与煤炭、石油、水能等一次能源相比,氢能无法直接开采使用,而是通过一定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因此制氢需充分考虑一次能源来源的成本以及能源转化效率等问题。

第二,储氢所需成本巨大。与化石燃料相比,氢的质量能源密度高、体积能量密度低,因此存储与汽油同等能量的氢气将需要更大空间,若以液氢方式储存则又会产生巨大转化成本。

第三,全球绿氢占比较低。现阶段,绿氢取代灰氢、蓝氢已成为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趋势。然而,目前全球仍以化石燃料、天然气制氢为主,通过再生能源制造的绿氢比例较低。

第四,我国氢能需求增长较缓。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制氢国,氢气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同时,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能需求将增至3700万吨。“当前,氢能产业逐渐走热,但从商业价值来看,氢能在短期内并非一个需求增速很快的领域。”厉永兴说。

第五,氢能作为能源的应用程度不高。现阶段,氢能主要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主要用于化工(合成氨、合成甲醇)、炼油等工业领域。在我国,56%的氢气被用于化工合成,9%用于炼油,16%作为尾气直接燃烧,氢能作为能源的应用程度不高。

02、兼顾“外部输血”和“自我造血”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发展初期。“现阶段,氢能产业发展具有政策多、资金扶持少的特点,广泛推广氢能应用需兼顾‘外部输血’和‘自我造血’”。厉永兴说。

一方面,氢能产业发展尚处初期阶段,对“外部输血”需求大。近年来,氢能产业顶层设计相继出台。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确定氢能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区域政策密集落地,目前全国已有30余个省市发布了超300条氢能相关政策。

“氢能产业发展极度依赖资金补贴,然而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相比,氢能产业资金补贴力度较弱,亟需相关部门切实落地政策,明确补贴细则与激励机制。”厉永兴说。

另一方面,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较缓,“自我造血”能力亟待提升。“氢能产业链多个环节经济成本较高,制约其商业化进程,导致‘自我造血’能力欠缺。”厉永兴说。

在制氢环节,绿氢作为未来氢能产业发展方向,要求厂商通过电解水等零碳排方式制氢,且在制氢过程中使用价格更高的绿电,进而导致制氢成本增加。在储运环节,固态储氢被业界认为是理想的储氢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固态储氢材料存在成本高、结构复杂等问题,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差距。在用氢环节,氢气生产设施、加注站、储氢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能满足需求,影响氢能推广应用。

03、算好“经济账” 推动商业化破题

未来,如何推动氢能商业化破题?“企业应把握氢能作为二次能源的特性,结合能源获取成本、转化效率和安全性等因素,算好‘经济账’,从两个方面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厉永兴说。

一是合理利用“超配”绿电。绿色低碳是发展氢能的初衷。由于风电、光电等绿电生产易受气象条件影响,风光过强的情况将造成电力产能过剩,因此可通过“绿电+绿氢”的发展模式,将价格低廉的“超配”绿电用于氢能制取,大幅度降低制氢成本。

二是替换储运载体。当前,绿色甲醇和氨水正成为氢能储运的最佳载体。比如,甲醇可由氢气直接合成,并可通过催化裂解反应重新转化为氢气。与氢气相比,甲醇常温常压下即为液态,安全等级和汽油相近,可实现长时间储存以及通过罐车、管道高效率运输。在实际应用中,可直接利用甲醇进行工业生产或能源利用,也可将甲醇转化为氢气使用,极大降低氢能储运成本。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