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和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文件指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
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建立,碳标识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氢云链获悉,国家生态环境部于10月18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本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加上2022年的电力行业,国内目前将重点纳入碳排放监管的8大行业或基本确立。该文件一定程度上对绿电做了定义,也反映出了与之对应的绿氢标准。
氢云链认为,首批国家级碳足迹产品大概率主要来自这8大行业及相关产业链。而从相关行业来看,大多数行业碳排放压力较大且与氢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基于氢能的重要地位,碳足迹产品标准的确立也意味着氢能等上游产业链产品碳排放标准的确认,这或许意味着国内绿氢标准已呼之欲出。尤其结合国际氢能市场来看,近期G20峰会期间20国集团联合发布了《G20氢问题高级别自愿原则》,其中第一条重点强调了制定全球统一的低碳氢及其衍生物标准,而目前欧洲的清洁氢标准也发布,美国政府表示相关标准将在未来几个月正式公布。国内绿氢标准已经“不远”了,而标准的基本确立才会有补贴政策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