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近期,136吨氢能矿用车、45吨氢燃料电池正面吊、20.5米氢能海上交通船、氢能品质移动检测车、氢能应急电源车、氢能源智轨、氢能超大型无人水下航行器、氢能堆垛机、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氢动力教练船等燃料电池特色应用,让人大开眼界。详情如下:
★ 136吨级氢能矿用车
9月21日,全球首台满足产业化标准的氢能矿用车在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交付。据悉,北方股份的该台136吨级氢燃料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矿用自卸车自重115吨,载重136吨,搭载业内领先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及70MPa高压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可保证车辆拥有长久的续航。与等吨位柴油动力矿用车相比,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15吨,约等于600辆乘用车的排放量。
★ 45吨氢燃料电池正面吊
9月20日,广晟氢能联合杭叉新能源正式发布45吨氢燃料电池正面吊,并与中集氢能、天养新能源签署港口应用及配套支撑战略合作协议。该产品是现今全球首台最大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起重设备,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解决了港口大型起重设备高能耗、高排放的痛点问题,为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贡献新力量。
★ 20.5米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
9月20日,国内首艘20.5米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在大连金普新区海大清能船舶厂内正式开工。该船安装了两套110kW级氢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80海里;建成交付后,“蠡湖未来”号将成为国内首艘入级 CCS 的氢动力海船和铝合金船舶。
★ 氢能品质移动检测车
9月19日,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在上海华爱色谱公司召开“氢能源品质移动检测车新产品鉴定会”。该车是一款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高、快捷方便的氢能源品质可移动式智能检测车,其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一次进样即可快速得出氢气浓度和杂质含量,主要适用于氢能源产业链上游的各种制氢厂,还可以用于检测加氢站中外来氢气槽车或站内制氢的氢气品质,实现加氢站之间的流动检测。
★ 氢能应急电源车
9月10日,由国网嘉兴供电公司研发的首辆氢能应急电源车在杭州亚运会火炬嘉兴站实现首次实战应用。据悉,该氢储能发电车由氢燃料电池作为供能主动力,锂电模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及负载波动,并采用氢能与锂电混合能量方案,可自动调整燃料电池运行工况,保障应急电源稳定输出,实现保电过程零碳排放。
★ 氢能源智轨
9月6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亮相马来西亚,在砂拉越州古晋市试跑。此次智轨试跑将从9月持续至11月,车辆首次采用氢能源动力系统,整车通过智能化设计升级,拥有更高“智慧”,契合马来西亚力求实现零排放、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同时,车辆创新采用了70MPa储氢系统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续驶里程可达245公里。
★ 氢能超大型无人水下航行器
8 月 30 日 ,加拿大机器人公司Cellula 公司宣布其超大型无人水下航行器已正式开始远程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海上试验。该试验在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温哥华海岸进行,氢能水下航行器续航范围达到5000公里,通过其港口到港口的任务能力,方便了在北极水下任务中经常遇到的挑战性和对偏远地区的访问。
★ 氢能堆垛机
8月消息,Nuvera正在为Hyster公司开发并运往西班牙瓦伦西亚港的氢燃料电池堆垛机提供动力。该堆垛机使用Nuvera E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将氢转化为电能,其是H2Ports项目的一部分,旨在为港口运营引入氢动力车辆和设备,并将在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瓦伦西亚的MSC码头进行现场测试和验证。
★ 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
7月18日,国内首台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在湖北襄阳正式下线。该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提供牵引动力,设计时速80公里,具有最大容量50千克的储供氢系统,加注30分钟氢气,即可实现单机连续运行32小时。该作业车运行时没有废气和噪音,排放物为水,可应用于地铁、隧道、矿山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与传统燃油作业车相比,该车全生命周期可累计减少碳排放225吨。
★ 氢动力教练船
7月消息,荷兰国家水上运动联合会Watersportverbond推出了一款开创性的氢动力教练船——H2C Boat。该船可以达到45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拥有51kWh氢气容量,利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增程器,该系统在水上能够至少运行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