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储氢 » 正文

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

日期:2023-03-17    来源:纽瑞德气体

国际氢能网

2023
03/17
13: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燃料 储氢材料 氢能储运

《规划》提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三条垂直线”,设计汽车技术全创新链;构建以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以及“三横”互联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供应体系。

我们需要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展正负电极材料、电解质、膜和膜电极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重量、高安全、低成本、长使用寿命的能源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研究,加快研发,以及固态能源电池技术的工业化。掌握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

《规划》提出,有序推进氢气供应体系建设,提高氢气生产、储存和运输效率。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品氢气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先进适用的储氢材料产业化。发展气态、低温、液态、固态高压液体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的示范应用,研究氢燃料运输线路建设,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改进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换料的标准体系。加强氢燃料安全性研究,加强全链条安全监测。

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和完善加氢基础建设管理标准。根据氢气供应、消费需求等,带领公司建立加氢基础设施。合理化和提高安全操作水平。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提供石油、天然气、氢气和电力的综合供应服务。

要协调制定和修订充电与开关技术与接口、加氢技术与接口,车辆储氢、车辆通信协议、智能道路建设、数据传输与计费等标准,建立基础设施联网标准体系。牵头组织建设智能基础设施、高精度动态地图、云控基础等服务平台,开展充电换电、加氢、智能交通等综合服务试点示范,实现基础设施联网和智能化管理。

《规划》提出,通过15年的持续努力,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国际先进,品质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已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公共部门的车辆已经完全电气化。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达到商业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获得了大量使用。充电和交换网络既方便又高效。氢燃料供应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