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各家光伏、风电龙头进军氢能跑马圈地后,氢能源市场迅速“蹿红”,各个龙头概念股大涨,一度涨停。能源界有声音表示,氢能风口到来,新的能源革命即将爆发。
然而两年时间过去,有人对氢能产业开始发出质疑:“只是口号喊的响亮”。实际落地项目较少,看不到多少成果。
风光制氢的前景是明亮的,可面临下游应用场景尚不丰富的窘境也是需要考量的。这不仅是对龙头企业跨界氢能的一大挑战,更是对老牌石油、化工等高碳排企业转型的巨大考验。
从发展规划来看,内蒙古、山西、宁夏从发展规划来看,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地率先成为“十四五”时期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地区。根据“十四五”时期各省能源电力规划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及新增风光装机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新能源第一大省。紧紧把握风光制氢一体化的重大机遇,高效促进项目落地开工,成为内蒙古近期备受能源界关注的一大原因。
2月16日,中国石化在内蒙古第一个绿氢示范工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开工,该项目年制绿氢3万吨,就近用于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450兆瓦和270兆瓦。
2月初,总投资40.77亿元的阿拉善能源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建设40万千瓦风力、20万千瓦光伏及配套绿电制氢设施。
此前,内蒙古能源局发布通知表示,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将于今年12月开工。该项目新能源建设规模254.6万千瓦(其中风电174.2万千瓦、光伏80.4万千瓦),制氢能力10万吨/年,氢气通过长输管道送至燕山石化,项目投资业主为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公司,计划总投资205亿元。
据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初,内蒙古累计批复4批风光制氢项目31个,其中并网型27个,离网型4个。配套新能源1315.25万千瓦,其中光伏466.9万千瓦、风电848.35万千瓦,配建储电13.5万千瓦时、储氢21.6万吨,年制氢能力53.189万吨。
“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氢能产业的爆发。业内有一种说法是,在理想状态下,风光制氢就像一台清洁能源永动机,是互利双赢的绝佳发展路径。然而,介于成本问题,风光制氢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还未可知。
即便面临重重阻碍和艰难,内蒙古仍旧坚定发力风光制氢,或许也是这一煤炭资源大省的一条转型之路。即便在短期还未看到效益,国内外也已将目光转向了风光制氢一体化这一模式。
相关分析表示,目前,国内相关政策已经体现出对风光制氢一体化的倾斜和鼓励,当可再生能源规模逐步扩大之时,风光制氢项目的经济性也会逐步凸显,但其风险也需注意。此外,关注风光制氢项目应用领域的项目管理机制,有序策划项目布局也是一大问题,避免出现缺少衔接、“一窝蜂式”投入的情况。
能源界达成普遍共识,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和政策双重发力,既需要政策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市场上中下游的相互联动。在上游制氢环节,需要各级政府助力项目的落地及推动;在中游储运环节,需要加氢站及输氢管网的建设速度加快;在下游用氢环节,需要丰富用氢场景,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氢能热电联供系统应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