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时代”拉开大幕
氢能源作为“双碳”背景下,最有竞争力的环保能源,也是全球公认的环保能源,同时也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第三次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是氢能。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并且能够持续发展的二次能源,可以从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工业领域获得。
氢能将成为第三次能源改革的重要媒介。氢能可用于运输,也可作为石油精练、氨生产原料、金属精练、住宅单位加热烹饪等方面。
氢能产业的发展由“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双引擎驱动。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氢储运、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阶段。
氢能源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根据全球各能源机构预测,到2050年,氢能在全球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比会超过12%。
我国氢能联盟也预测,到2050年,中国氢能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从各国公布的能源战略看,氢能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也有消息指出,在“双碳”背景下,“预计2060年,我国电解水制氢装置可以到达400GW,可再生能源制氢会提升到1亿吨,占当年氢需求量的80%。
目前氢能源市场上分别有两种类型:
1、由化工和工业副产品制造的氢能,在生产时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被称为“灰氢”。
2、通过可再生能源制造的清洁氢能,被称为“绿氢”。
有相关人士认为,认为,国内“绿氢”供应将在未来四十年内显著提升,从而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成本技术为主要制约因素,制氢->储运->加注各个环节成本均有下降空间。灰氢仍然是主流,绿氢最终以蓝氢为过渡形式。
氢的特性对储运提出了挑战,长管拖车高压气态储运为主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运输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氢能之路将是技术创新政策指导共同推进绿氢发展道路;技术、成本多阶段突破,发展多元化储氢方式;储运阶段输力管道,加注阶段降低加氢站成本。
“氢能源”风口又至,爆点仅这5家
1、恒光股份
公司目前与氢能源相关的产品是氢气,年产约3000万立方米左右,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会持续关注氢下游产业链及氢能源相关领域的开发研究
2、密封科技
公司正在按计划分阶段开展氢产业链中压缩机、隔膜泵以及氢燃料电池上相关零部件的开发工作
3、腾龙股份
公司目前通过投资新源动力,新源动力是燃料电池龙头企业,战略角度进行氢能源产业链布局
4、中国汽研
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在重庆正式启动。预计将于今年完工并投入试运营,将以检验检测为核心,建成氢能全产业链的测试评价能力体系
5、雄韬股份
公司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