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我国氢能的工业制备方式以及氢能产业分布

日期:2022-08-11    来源:逸辰带你看最新科学

国际氢能网

2022
08/11
10:4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氢能产业 氢能制备 天然气制氢

本文将主要介绍我国氢能源的工业制备方式以及产业分布情况,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1. 氢能主要制备方式:

如图一所示,根据IEA和中国氢能联盟的数据,2019年,全球氢气产量有1.2亿吨,这其中,为制备氢气所需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约,2600亿方天然气和1.6亿吨煤炭。氢能主要制备方式有几个主要来源。工业副产氢约占39%,天然气制氢约占42%,煤制氢约占18%,其他制氢约占1%。而在国内,主要是:煤制氢64%,工业副产氢占21%,天然气制氢占14%。其他制氢占1%。下面我们对不同的制氢方式可以进行稍微详细一点的展开。

天然气制氢: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所谓天然气制氢即指的是甲烷与水,二氧化碳,或氧气等介质反应制备出合成气后再经过水煤气变换等方式将一氧化碳进一步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氢气,最后进行分离提纯得到氢气的方式。由于其耗水量小,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氢气产率高,因而在国际上为主要制氢方式。

煤制氢:

煤制氢主要涉及煤炭气化,一氧化碳变换,酸性气体脱除,氢气提纯等多步骤。由于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储存特点,这使得在国内煤炭制氢为主流制氢方式。尤其如图二所示。煤炭制氢比例超过64%。

工业副产氢:

工业副产氢指的是主要化工工业中氢气作为副产物来进行制备的方式。他们主要指的诸如:氯碱厂副产氢,焦炉煤气副产氢,烧碱工业副产氢,合成氨工业回收氢气,丙烷脱氢副产氢工业等。根据相关的报道,工业副产氢在国内也有很大的市场,具体的数据如下所示。

其他制氢:

其他制氢方式目前无论在世界还是国内占比都比较少,这里主要还是指的电解水制氢。但近年来电解水制氢发展非常迅速,未来可能会迅速拓展其市场份额。

2. 我国氢能源产业分布

如图四所示,我国氢能产业集群主要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京津冀产业集群,华东产业集群,华中产业集群以及华南产业集群。明显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这也同国内经济趋势是一直的,南方经济实力更强,因而其会更适合更早布局前沿产业。

具体到涉及到氢能源生产的企业上,氢能源生产的相关企业主要有:中石油,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航天工程,京辉气体,ST金鸿,亿利洁能,宝丰能源,隆基股份,金马能源,滨化股份,东华科技,鸿达兴业,华昌化工,金宏气体,宝武集团,凯美特气,嘉化能源以及卫星石化等。国企央企依然是占据领导地位,但民营企业也有其独特优势,整体来说全产业链制氢均在突破,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一个新兴的蓬勃发展的领域。

这其中,简单对上述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做一个介绍,方便大家理解。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氢能汇"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