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闻
1、氢能机车列入《“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
12月23日,国家铁路局发布了《“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氢能领域,《规划》指出,要加强无网供电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列车多源动力系统,深化储能设备、燃料电池等创新型牵引供电技术研究,推进动力源向混合动力、低碳动力发展。开发网络化牵引供电系统和大功率、长寿命、高可靠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电力电子变压器和基于电电混合的新型机车车辆。
2、能源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氢能等技术攻关
12月24日,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多个“重点任务”,重点推动燃气轮机、核电、可再生能源、油气、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力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取得突破。
行业走势
1、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启动
12月25日,“领跑氢能未来·共创双碳时代”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会议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召开。据了解,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是国家首批成功获批的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将以北京的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绿色能源共同体。
2、湖南大学研发新的催化技术助力制氢
湖南大学Shuangyin Wang研究小组取得一项新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实现了将电催化生物质升级和制氢过程从电能输入转变为电能输出。相关论文于2021年12月23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在该研究中,团队开发了一个燃料电池电催化系统,实现了生物质升级和产氢并同时发电。
3、国际首套室外安全承压壳式单槽1350m³/h电解槽发布
12月26日,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发布首套安全承压壳式单槽产能最大制氢水电解槽。
据了解,该电解槽是由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主导,依托液态阳光项目,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中科液态阳光苏州公司等多家单位,经过多年保密研发,在电解槽结构、电解液分配、催化剂、温控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首套室外安全防爆型的商业化碱性制氢水电解槽。
4、世界首创!用氢气烧出“如意铁”
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表示,从“碳冶金”到“氢冶金”,钢铁工业有望摘掉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帽子。张勇说:“氢基熔融还原法冶炼技术为世界首创!我们花了10亿元,打造出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生产线。”2021年5月建成投产,生产线年产值达到12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
企业动态
1、国电投与国家管网签约 开展氢能示范项目及氢气输送管网建设等合作
12月24日,氢能公司与国家管网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在廊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氢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国家管网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赏鑫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氢能公司总经济师王勐与国家管网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总会计师何小斌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氢能示范项目及氢气输送管网建设、国家能源氢能研发中心申报、氢能输送发展创新联合体创建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2、注册资本1亿元!中石油成立新能源研究院研究氢能等领域
12月21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邹才能院士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由中国石油全资持股。公司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开发、咨询、推广等。研究院将围绕氢能、太阳能等业务。
3、首钢股份:公司在积极探索研究氢冶金技术
首钢股份12月2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氢能是最清洁能源,氢能在钢铁行业中利用对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为落实国家“双碳政策”,公司在积极探索研究氢冶金技术,包括高炉富氢冶炼和氢基直接还原铁制备等技术,同时进行氢气输送、储存及制备等相关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
4、航天氢能斩获2亿大单,2022年将推百辆氢车综合示范运营
12月27日,航天氢能发布消息称,在大股东811所指导下,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凭借深厚技术积淀和优异产品性能,近期成功斩获金额超2亿元订单。合同涉及航天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将在2022年配套公交、通勤、物流、环卫等6款道路车型和叉车等2款工程车型、总计100辆车开展综合示范运营。
国际视野
1、投资200亿美元!美国能源部新的清洁能源办公室包括清洁氢、储能、碳捕获
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成立清洁能源示范办公室,这是一个新的能源部办公室,将帮助落实拜登总统的气候议程,为美国家庭和工人创造新的高薪就业机会,减少污染,同时使弱势社区受益。拜登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提供了200多亿美元,用于建立清洁能源示范办公室,并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示范项目,包括清洁氢、碳捕获、电网规模的储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领域。
2、韩国在实际物流服务中测试氢燃料货运卡车
据外媒报道,韩国启动了一项政府资助的项目,以在实际物流服务中测试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货运卡车。该项目为期一年,属于韩国政府碳中和计划,旨在加快将大型卡车转换为环保车辆的进程。
该项目已于12月23日政府机构举办仪式后开启,共有5量11吨演示卡车。这5量卡车均由韩国现代(Hyundai)汽车集团制造,续航里程为570公里,并被分发给三家物流公司,其中两辆为CJ Logistics,两辆为现代Glovis,一辆为Coupang。
3、X射线为改进制氢电极指明了方向
近日,来自DESY(Deutsches Elektronen Synchrotron,德国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吉森李比希大学、隆德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以及埃尔兰根-纽伦堡可再生能源亥姆霍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在DESY的“PETRA III X射线光源”上研究了制氢电极的磨损机理。研究小组在美国化学学会(ACS)的催化杂志上报告说,这项分析为更耐用的电极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