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工业+绿氢”模式将突破“双控”天花板,重构化工行业发展格局

日期:2021-10-09    来源:氢云链  作者:邱月盈

国际氢能网

2021
10/09
09: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工业+绿氢 绿色氢气 能耗双控

在能耗严控和“双碳”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业务成为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的重要途径。例如,近期一批化工企业开始投资进入风光、核电等新能源领域。记者认为,通过收购新能源项目能够通过抵消或置换的方式得到能耗指标,却不能完全满足碳排放指标。降低碳排放指标仍需要生产原料和工艺的变革才能完全满足,这意味着,绿氢将以工业原料进入化工行业生产过程。

全球工业部门45%的碳排放来自钢铁、合成氨、乙烯、水泥等生产过程,氢能兼有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的双重属性,被认为是解决工业深度脱碳的重要可行方案。总的来看,国内氢气生产以化石燃料电池为主要来源,主要用途在于制氨、制甲醇、炼油及煤化工等工业原料范畴,尚未进入主要能源领域。如果成本实现突破, 未来10年,化工和钢铁仍然是氢气最大的应用领域。

随着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大幅下降,绿氢成本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工业+绿氢”有望进入化工行业,帮助化工企业实现价值重估。

“工业+绿氢”对于石化行业的生产过程产生深刻影响,可能导致不同企业和不同生产路线之间出现非常明显的分化。

2021年8月,上海全国碳交易所正式启动,电力企业先行试点。企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超标,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置换的方式换取生存权:一是超出碳排放配额(额度大小由政府分配)部分可以去交易购买补齐;二是自己布局新能源项目,用新能源项目投运后可以减排二氧化碳量置换煤炭用量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两种方式,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行业的成本曲线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目前看,一批化工、钢铁企业正在通过投资进入风光、核电等新能源领域。虽然通过布局新能源项目,能够抵消或置换的方式得到能耗指标,但却不能完全满足碳排放指标。降低碳排放指标仍需要生产原料和工艺的变革才能完全满足。

记者认为,“绿氢”作为化工原料进入生产过程对于化工、钢铁企业的意义在于,能够同时满足能耗和碳排放的需求,甚至还能提供额外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提供新业务增长空间。以煤化工企业为例,氢能业务可以完成其能耗任务要求,同时能以低碳排的氢气来替代高排放的煤制氢,富裕氢气可以对外供应,也可以通过ccus技术对外提供高价值碳产品,进而形成二氧化碳“负排放”效应。

毋庸置疑,化工是工业之本。未来10年化工行业的产品需求仍将稳步增长,但由于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有调整也会对氢气需求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炼化行业 “减油增化”、成品油生产比例下降将降低氢气需求,化工产品生产比例提高将促进氢气需求;农用氮肥需求稳中有降,工业氮肥需求稳中有升,预计对氢气需求相对稳定或有小幅变化;甲醇化工和甲醇燃料应用仍将增长,中间氢气产能产量相应增长;其它大多数用氢产品 (己内酰胺、过氧化氢、精细化工等)产能仍将增长,对氢气的需求相应增长。在碳中和目标下,上述变化对氢气需求的影响不同,但总体上,未来10年化工行业将对氢气的需求量由较大的增长。长期看,在零碳要求,低碳氢将变成基本化工原料,甚至出现氢化工产业。

实践中,国内已有以绿氢作为原料加入煤化工生产过程,提高碳原子经济利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方案和示范项目。如宝丰能源在宁东建立全国最大光伏制氢项目,就是绿氢作为原料参与煤化工生产过程来实现绿色转型。此外,还有绿氢制合成氨而生产 “绿氨”、绿氢制甲醇而 生产 “绿醇”等技术方案也在国内开展。国外企业,如日本、韩国企业和德国西门子都有 “绿氨”项目研究经验。国内企业协鑫集团(GCL Group)在7月份计划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一座年产400万吨的氨工厂,开展天然气制氨及液氢相关业务。预计未来10年,上述技术在成本上有望获得突破。

在“钢铁行业去产能”、 “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要求”、以及废钢回收和氢气直接还原铁等技术逐步推广要求下,业内预计未来基于传统高炉炼 铁所需要的焦化产能将有所下降,焦化副产氢相应下降,但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技术的氢气需求,即氢冶金或将得到突破性增长。这种用氢替换碳作为炼铁还原剂方法,使炼铁工序中产生水,而不是二氧化碳,同时利用氢气提供高质量热源,从而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被视为钢铁工业的绿色生产方法。目前国内不少钢铁企业正在积极尝试,如酒钢、宝钢、河钢等几年前就开始论证。

在严控能耗和减少碳排放双重任务下,国内工业对绿氢市场需求已逐渐清晰,未来市场前景广阔。需要说明的是,记者认为,氢气作为原料进入化工、钢铁领域的大规用条件有3个包括:1、成本一定要低,至少跟灰氢比不是劣势的成本;2、碳排放水平要低(包括蓝氢与绿氢);3、未来“双碳”的政策压力要足够大,否则没有企业会主动改革。

从2021年各地区“拉闸限电”开始,政策压力已经开始发力,目前只剩下氢气成本太高这个因素制约了氢能产业发展。若绿氢成本不能迅速降低,企业更愿意选择通过购买积分或配额的方式完成任务,违背了国家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的初衷。

经过20年努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均为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尤其在 西北地区,“绿电”价格已经低于0.2元/kwh,逐渐接近短期目标0.1元/kwh。“绿电”价格持续下降,意味着绿氢将进入工业领域,逐渐成为稳定、低价、可以大规模应用化工生产原料。换句话说,低成本的绿氢有望重构化工行业格局、突破“双控”天花板、打开化工行业增长新通道!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