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氢能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南山区领衔打造国际氢能港。
9月3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发展和改革局与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能源”)等举行了“国际氢能产业示范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这是全市“十四五”期间首个氢能产业示范应用项目。
按照协议,南山区携手合作企业共同打造国际氢能产业示范港,在深圳西部港区共同推动氢能中重载、中远途车型,以及氢能船舶、氢能工程机械等综合示范运营。相关具体内容包括:支持建设加氢站,开展中重载、中远途氢能车辆的示范运营;合力建设深圳氢能低碳科技创新研发中心,集聚氢能科技创新企业,形成氢能产业科技谷;助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科技创新示范区等。
作为此次合作的参与者之一,深圳能源是深圳市属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近年来不断聚焦低碳清洁能源和城市环境治理两个战略定位,逐渐从单一发电企业向综合性能源企业转变,着力构造以清洁电力、生态环保、综合燃气、能源国际为核心业务,能源科技、金融资本为驱动业务的“四核双驱”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综合服务商。
深圳在氢能领域向来表现不积极,此次为何如此高调?
近期,以佛山为首的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获批为首批示范城市群,而深圳正是其中申报城市之一。示范“靴子”落地,必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此次项目签约正是有力的佐证。另从现有的产业基础来看,深圳未来氢能发展可期。
企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现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相关企业超过60家,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宝安区和坪山区,其中南山区以电堆及核心材料、系统集成企业为主,其余各区均有上游装备技术、氢气制备和储运、系统、下游应用等相关企业。
技术方面,深圳企业积极布局核心材料国产化和关键技术突破,如王海江院士带领的南科燃料电池和通用氢能团队,积极开展正向研发,现已进行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电堆的自主化生产,其“广东省燃料电池电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20年通过省科技厅认定。
政策方面,6月9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深圳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布局铺好了道路,围绕绿色、清洁,构建产业策源地、攻克关键技术。
政府助力的氢能项目率先在深圳南山区落地,深圳沉寂了多时的氢能产业能否在政策的引领下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