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汇对2025年9月份国家及地方氢能政策进行了梳理,共33条。其中,国家政策11条,地方政策22条。
2025年9月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11条
9月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
国家能源局还重磅下发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其中,在氢能装备方面,要求加快突破高可靠、长寿命、高效率,并适应波动性电源输入的电解水制氢装备,开发规模化离网制氢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和利用。开发大口径抗氢脆高钢级管道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加强固态、液态、深冷高压复合、有机液体等储运技术和临氢长输管道连接技术攻关,研制高压管束集装箱、高压大排量氢气压缩机、低能耗氢液化膨胀机等储运装备,推动构建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固态储氢协同的多元装备体系。
交通运输部下发2份政策文件,其中一份文件要求在长江干线航道、京杭运河、珠三角航道网等区域推动纯电动、甲醇动力船舶等应用。在运输船舶、公务船和港作船领域推进电池动力、甲醇、氢燃料电池等船舶建造及使用。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等区域,建设新能源重卡充电站(快充站、超充站)、换电站、加氢站、储能/光储充一体化设施。
另一份文件为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氢气 UN1049(含液氢 UN1966)道路运输的装备条件以及运输、停放、应急处置等要求。适用于采用长管拖车、罐车、管束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装备进行的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不适用于采用盛装氢气的散装气瓶、立式集束装置和集装篮装置,以及固态储氢系统等的道路运输。实施日期为2026年3月1日。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发文称,开展绿电—绿氢—石化/煤化工耦合等标准预研,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发布实施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标准以及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标准。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加快完善绿色产品认证。
2025年9月地方政策
地方政策:22条
涉及省市有:北京、河北、湖南、海南、青海、广东广州、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福建厦门、山西晋城、山西孝义、安徽芜湖、江苏无锡、河南洛阳14个地方。
本月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武汉、福建厦门、安徽芜湖分别发布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武汉市表示,力争到2027年将武汉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氢能装备中心、氢能枢纽城市。全市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优化氢源供给结构,形成化石能源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多元化供给体系,氢气总产能达到40万吨/年。打造沿三环线、四环线加氢环线,全市建成加氢站20座。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能源等多领域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突破2500辆。
厦门市称,到2027年,开通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路线,建成加氢站3座。探索绿氢在工业、储能等领域应用场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氢能产业示范应用链条。
芜湖市指出,推动氢能在燃料电池车辆、无人机、两轮车、游览车、游览船、轨道车辆等交通领域拓展应用。鼓励企业利用经开区厂房集聚的优势,开展光伏发电+氢储能、热电联供、备用电源等分布式能源示范应用或区域综合示范应用,打造“氢能园区”、“零碳园区”。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湖南省发布政策称,打造加氢示范走廊。重点依托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率先在G4京港澳高速湖南段、G60沪昆高速湖南段等车流量大、示范效应强的线路布局建设加氢站16座(8对服务区),形成贯通南北、东西的氢能应用示范走廊。
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山西孝义市指出,鼓励引导煤、焦、铝、电、建筑等行业企业,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实施氢燃料电池车辆替换,实现清洁方式运输替代。年内力争新增1000辆氢能重卡。对在山西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运政系统登记的氢能货运汽车,安装ETC装置且使用ETC通行,按照(晋发改收费发〔2025〕140号)有关规定,可在全省境内高速公路收费站享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在氢能标准方面,北京市出台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文件,要求到2027年,建立完善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标准基本打通。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5项以上,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20项以上,主导制修订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0项以上,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政策资料包
关注氢能汇(微信号:h2-2005)公众号回复“9月氢能政策”并按格式预留信息单位名称+姓名+职务+手机号+邮箱我们登记后会将政策资料包统一发送邮箱感谢您的关注与配合!
参考资料:各地政府官网
来源:氢能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