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市场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国内氢能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今年以来制取氢气核心设备电解槽的出口订单出现快速增加,目前电解槽能否继电池光伏电动汽车之后,成为出口领域的新增量?来看记者调查。
海外绿氢项目加速落地 国内制氢设备订单倍增
在河北邯郸记者来到国内制氢设备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的产量已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公司的出口订单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市场,当前企业还在积极扩产,未来50%以上的产品将出口到海外。
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睿:公司现有的产能是年产350台套水电解制氢装备,到明年同期这个数字将会达到1000台以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已经成为全球低碳转型的新兴领域。目前全球多个地区在建及规划沥青项目均显著增长。记者了解到,中东北非等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相关国家制氢装备的本土供应能力却相对较弱,装备进口需求旺盛,这给中国制氢电解槽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秘书长张宇:据我们统计到2030年全球氯氢硅化产能将突破每年4,000万吨,对应的电解槽装机规模约为460g瓦,市场的空间很大,将近千亿美元。
国内重大项目示范应用 制氢系统成本同比下降10%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国内沥青重大示范项目的落地也降低了制氢的系统成本,电解槽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也随之提升。在吉林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当中,目前这个项目采购的碱性电解槽设备已达到64台。
某公司国际能源规划咨询中心经理左鹏:降低电价和电解槽成本是实现沥青工业化规模化的两个关键环节。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国内电解槽成本也会不断下降。国内一批重大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也让制氢设备企业有了更大市场空间。在安徽最大的制氢设备生产企业,上半年国内市场的订单和发货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整体市场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某氢能公司副总裁方伟:制氢系统的成本也有5%~10%左右的一个下降幅度,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国际化竞争力,也为全球客户和沥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在电解槽产能装机量等方面领先全球。到2023年底,中国电解槽装机量达到1.2g瓦,占全球总装机量的50%,特别是目前国内沥青项目已经进入示范推广期,更有助于国内企业提升内功,抢占海外市场。
氢电耦合新技术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当前电解槽等制氢设备的出口前景广阔,在生活用能、工业、交通等领域,氢能可以替代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而制氢领域的新技术也将拓展海外市场的空间。在广东、广州我国首套百千瓦级电氢双向转换项目,近日投运项目通过光伏等电源电解水产出氢气,实现电氢的双向高效可靠转换。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按这个技术最高的是能够达到百一一度电,应该有0.5度电能出来,但是这个技术不仅可以发电,它可以热电联供,有百分之70左右的能量能够重新还原出来。目前这套制取氢气的系统电解功率首次达到了100千瓦,相比传统的电解效率提升了20%~30%,年最大发电量可达28万度,相当于接近300人口一年的用电需求也有望拓展到欧洲市场。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中心技术总监区定容:他们对灵活的可逆的电氢转换这个技术他们的需求是非常高的。业内人士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氢能的应用场景差异较大。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北美、澳洲、欧洲等地利用氢电耦合技术来实现家庭和工业园区的热电联供,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这也成为很多国内企业新的目标。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