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上海将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6-17    来源:国际能源网

国际氢能网

2024
06/17
14: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基础设施 氢能产业 燃料电池汽车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发改委针对“关于建立完善新能源制氢产业相关法律政策的提案”做出回应。

据悉,上海市发改委在回应当中明确指出:

1、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近3000辆,涉及网约租赁、城市公交、通勤班车、物流配送、重卡运输等应用场景,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4100万公里;累计建成加氢站15座,初步构建了纯氢、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

2、下一步,上海市发改委将同本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激励政策配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氢能领域科技创新高地,提升本市氢能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多元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上海品牌。

全文如下:

施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完善新能源制氢产业相关法律政策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加强氢能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制氢项目资金支持,构建氢电耦合高效协同能源网络,对促进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我们高度重视。

一、关于明确氢气能源属性方面

国家和本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把“氢能与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发展战略定位,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管理,提出氢能产业分阶段发展目标,系统布局氢能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和多元化示范应用。国家能源局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管理,明确“氢”的能源属性。

本市积极研究推动将氢作为燃料管理的安全监管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本市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多元应用,示范先行;强化安全,注重实效;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以打造基于自主创新的现代氢能产业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以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逐步构建绿氢为主的供应保障体系,夯实在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抢占氢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氢储能等未来发展先机。提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二、关于加强资金支持方面

2021年8月,上海、苏州、南通、嘉兴、淄博、鄂尔多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地,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燃料电池城市群建设取得成效。目前按照国家、市级、区级1:1:1配套比例累计安排41.2亿元支持整车示范引用、零部件产业化、车辆运营、加氢站建设和运营、车站一体化数据平台等领域。截至目前,上海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近3000辆,涉及网约租赁、城市公交、通勤班车、物流配送、重卡运输等应用场景,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4100万公里;累计建成加氢站15座,初步构建了纯氢、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

本市出台《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围绕氢能的制取、储运、加注与多元化利用,系统布局研发绿氢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推进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围绕上海燃料电池整车、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检测评估等全方位系统布局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围绕氢的制取、储运与加注以及利用,研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

本市聚焦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着重突破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炭纸等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国产化。

本市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上市融资,探索金融助推氢能技术与商业发展的共生闭环。目前,临港集团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临港先进产业基金已共同出资组建了氢能产业基金,一期规模8.6亿元,重点投资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材料和装备等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重点企业引进培育等。

三、关于氢能示范应用方面

本市重点打造“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空间布局,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氢能产业集聚区。金山区成为全市氢气供应和关键材料研发的重要策源地;宝山区积极打造氢气保供和综合示范基地;临港新片区加快引进国内外重点企业,打造氢能科技和产业园;嘉定区初步形成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区。同时,本市探索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国际氢能示范河湖、世界级氢能产业园、深远海风电制氢示范工程、零碳氢能示范社区、长兴低碳氢能产业岛、横沙零碳氢能生态岛等八大世界级特色应用场景。

其中,临港新片区具有发展氢能产业的独特场景优势。目前临港每天有600多辆渣土车在运营、4万辆重卡进出、800多辆通勤客车在奔波,连接临港与洋山港的东海大桥物流线路涵盖高速公路、码头、仓储各类场景,相对固定的物流运输路线为氢燃料电池汽车,这都为临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巨大场景。目前,临港新片区已有118辆氢能公交、12辆氢能中运量公交、5辆氢能通勤班车、60辆氢能渣土车陆续投入运营。

从当前看,氢电耦合还面临氢电转换效率低等技术难题。从长远看,构建“电-氢”耦合体系能够助力电力系统稳定,充分发挥氢能优势,应当提前研究推动形成氢基能源与电能、热能系统融合,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近期本市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科技研发,重点突破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掺氢燃气汽轮机、掺氨锅炉、高压氢气储运等领域专用装备,大力推进相关关键部件与核心材料的研制应用。二是结合大规模海上风电建设,积极布局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实现“电-氢”转换高水平示范应用引领来推动氢能产业技术攻关和验证。三是探索开展煤电掺氨、气电掺氢试点,实现“氢-电”转换,实现长时储能并推动火电低碳转型。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您的宝贵建议,会同本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激励政策配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氢能领域科技创新高地,提升本市氢能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多元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上海品牌。

感谢您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4日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