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上海:加强氢能核心技术攻关,规划区域重点布局

日期:2024-06-14    来源: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国际氢能网

2024
06/14
10: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核心 氢能产业 燃料电池汽车

6月12日,上海市发改委对关于加快氢能布局,助力上海市绿色低碳转型的提案”做出答复。加强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鼓励氢能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区域布局。

1

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2022年,上海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还提出:一是加强氢能相关产业金融支持,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上市融资,探索金融助推氢能技术与商业发展的共生闭环。目前已注册成立上海临港新片区氢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积极推动本市国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首期基金规模8.6亿元,重点投资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材料和装备等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

上海印发《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对加氢站的规划设计、经营许可、安全管理、信息化监管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管理要求。截至2023年底,本市已建成15座加氢站,全年加注氢气120万公斤。本市不断推动长三角供氢“一体化”,依托长三角区域加氢基础设施和工业副产氢优势,打通氢源互通互保路径,提升区域能源保障能力。

2

加强氢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一是在制氢技术方面,布局研究新型高效碱性电解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及设备,开发了新型复合界面催化材料及其负载的高性能析氢电极,建成了电解槽气液两相流动观测平台及高气含率电解液-气泡梯级分离装置,制氢直流能耗相比传统碱槽节省电耗10%;建成了国内首套200kw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并实现示范运行。从优势企业布局来看:电堆方面,捷氢、韵量、氢晨等企业开发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堆,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均达到了100%;

膜电极方面,以唐锋为代表,开发出了高性能膜电极产品并已经批量在整车上应用;双极板方面,治臻已经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极板流场设计、精密成形、高速激光焊接和高性能复合纳米涂层等工艺,掌握了系统的金属双极板设计与制造能力,并实现批量应用;催化剂方面,以济平及唐锋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并实现了小批量的生产试用,目前产品性能指标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后续主要需要进行上车验证。本市从膜电极、双极板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集成初步形成了技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二是在氢的储存、运输和加注方面,布局研究镁基储氢、大容积安全高效储氢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了高密度镁基储氢材料及其供氢装备,质量储氢密度6.5wt.%(质量百分含量),3000次循环无明显衰减,实现了高效安全低成本规模化固态氢储运技术在氢冶金领域的示范;完成了基于国产材料的大容量储氢容器的设计,研制了储氢容器缩比样机。

三是用氢技术方面,布局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船用发动机氢基燃料高效利用、可再生合成燃料、富氢气体冶炼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展燃料电池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综合评价、运维策略优化等技术的研究,以及氢燃料电池综合能源系统验证装置建设;设计建设了国内首台可解剖式试验高炉,研发了氢冶金用供氢系统,建成了供氢-富氢冶炼-CO2捕捉利用示范平台,实现降低焦比10%、减少CO2排放量10%和铁产量增加13%。

3

区域重点布局

上海规划提出了“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空间布局:

一是夯实南北两个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中长期推进深远海风电制氢、生物质制氢,探索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布局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构建多渠道绿氢保障供应体系。打造金山氢源供应与新材料产业基地。鼓励上海化工区工业副产氢的综合利用;聚焦碳纤维、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开展相关研制生产。建设宝山氢源供应与综合应用基地。发挥宝武集团大规模钢铁冶金制氢能力,为宝山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有力氢源支撑;打造宝山区氢能重卡、氢能园区综合应用示范场景。

二是打造东西三个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打造临港氢能高质量发展实践区。本市出台《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点通过相关市级部门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政策创新为牵引,支持临港聚焦燃料电池整车、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嘉定氢能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区。打造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整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推进嘉定氢能港建设。推进青浦氢能商业运营示范区。搭建物流领域道路和非道路氢能车辆商业化应用场景;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地理优势,拓展氢能公交、氢能船舶运营示范场景。

此外,上海还将探索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国际氢能示范河湖、世界级氢能产业园、深远海风电制氢示范工程、零碳氢能示范社区、长兴低碳氢能产业岛、横沙零碳氢能生态岛等八大世界级特色应用场景。

4

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上海将积极借鉴贵单位关于“制度环境层面率先赋予竞跑空间”“技术层面抢占国际氢能科创高地”“产业链层面突出优势,形成输出和引领力量”等建议,会同本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激励政策配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氢能领域科技创新高地,提升本市氢能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多元特色应用场景示范,加快推动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对氢能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其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到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上海市将氢能与储能作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并先后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来源:氢能汇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