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氢燃料电池 » 正文

大连金普新区初步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

日期:2024-06-07    来源:金普发布

国际氢能网

2024
06/07
11: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大连氢能 氢能企业 氢能产业

走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天蓝色车体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区内的道路上往来穿梭,加速“跑”进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零碳排放、零污染。

这是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金普新区作为大连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先手棋”的重要区域,坚持以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研发制造技术为核心,开拓落实应用场景,支撑技术验证迭代;以培育壮大氢能重点企业为牵引,聚焦“制、储、运、加、用”以及“研”各环节,着力推动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经过不断发展,金普新区竞速“氢”赛道、“燃”新质生产力效果显著,初步构建了“制、储、运、加、用”+“研”的氢能产业体系。

抢抓机遇,乘“氢”起势

发展氢能产业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制发实施,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将为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金普新区作为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产业体系完善、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装备力量强、集聚程度高、国际化特点鲜明。发展氢能产业,培育壮大“新字号”,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还可以引领和带动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及大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当好大连“六个建设”主力军的具体实践。

为了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金普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落实大连市委部署,组建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氢能产业发展研究工作专班,统筹氢能产业项目谋划、重大项目推进、园区建设、氢能数据平台建设、示范应用等工作,研究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以及“研”各环节引入重点企业和项目,全力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先后赴北京、深圳、佛山、青岛、郑州等地进行氢能产业招商推介,举办了大连—新加坡氢能圆桌会议……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贯通氢能“产业链”,深耕氢能“创新链”,拓宽氢能“应用链”,抢占低碳风口,乘“氢”起势。

狠抓项目,“氢”力而为

眼下,国创氢能燃料电池项目、新研氢能燃料电池项目、洺源科技氢能动力总成项目、创为氢能牵引电机项目、氢能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项目、PEM(聚合物薄膜)电解槽测试平台项目等一批氢能产业补链强链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大连自贸片区的氢能产业园,国创氢能的中试基地已现雏形,集成装配厂房、研发试验大楼和测试厂房的主体建设均已完成,设备安装等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在公司临时厂房内的生产线上,国创氢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钛基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产品正在加紧生产、测试,将以最快的速度交付客户,为地区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氢”动力;在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从80~200kW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列产品,到总额高达近亿元的出口比利时氢燃料电池电站订单,无不生动地展示氢能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神奇力量。

总投资2亿元的新研氢能燃料电池项目,建设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检测平台等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研发生产,今年6月上旬正式投产;总投资3.5亿元的洺源科技氢能动力总成项目,主要进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及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材料研发和生产,目前厂房已经完成形象进度的65%,预计今年7月底前完工交付;总投资2.25亿元的创为氢能牵引电机项目,主要生产氢能汽车牵引电机、风力发电机、船用直驱轴带发电机、石油钻机驱动电机等产品,项目一期已于2022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今年5月已投产……

依托全区良好的制造业基础,金普新区统筹布局和推进储能、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聚集了融科储能、泰星能源、瓦轴、利勃海尔、斯凯孚、奥特马等企业。目前,全区正在推进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共有43个,其中在建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额246.79亿元;重点谋划项目4个,预计总投资额19.2亿元。

贯通链条,集聚“氢”能

为汇聚创新资源、培育氢能产业发展,大连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氢能产业园,编制完成《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保税区)氢能产业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及保障措施,并将氢能产业发展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片区提出建设氢能产业园、大窑湾氢能示范港,培育氢能全产业链、应用场景丰富、科技研发及人才资源聚集、政策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该产业园也是大连市氢能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主要布局氢能研发、检测、燃料电池系统、装备制造等项目。同时,发挥大窑湾港区位优势和应用场景优势,布局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示范应用等项目,拓展氢能物流车、公交车等应用场景。预计2024年,大连自贸片区氢能产业将实现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23%。

依托化工产业丰富的副产氢条件,金普新区加快引入氢能产业资源和产业化项目,布局制氢及副产氢纯化、氢气加注及储运装备、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源整车等关键领域项目。目前,在制氢及副产氢纯化方面,有岩谷气体、福佳大化、中触媒、国科绿氢等企业;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零部件方面,有国创氢能、新研氢启、洺源科技、博澳精密、益大精密橡胶等企业;氢能交通方面,有氢锋客气、海大氢能船舶、德泰控股等企业;加氢站及相关设备方面,有中石化北方能源、林德加氢站设备等企业;研究试验及检验机构方面,有大连锅检院、大连大学等;氢医疗与康养方面,有金铠仪器、迪创氢能源科技等……这一个个企业、科研院所,串起了金普新区氢能发展的大产业。

示范引领,“氢”启未来

金普新区积极落实大连市委关于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发落地氢能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加速迭代升级。目前,金普新区已从整体上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引领推动“氢”启未来。

金普新区采购氢能公交车辆20台,于2021年3月正式上线,标志着辽宁省城市公共交通事业进入“氢能时代”,运行线路分别为:二十里至大连大学线,全长20.5公里,运行6台车,单日客流量达2700余人次;保税区管委会至东风日产线,全长10公里,运行14台车,单日客流量达400余人次。2021年2月,建成东北地区首个集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盛港综合加能站,获评2021年“大连市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今年2月,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盛港综合加能站正式投入使用,为解决目前氢能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2023年9月,我国首艘20.5米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建造开工,建成交付后将成为我国首艘入级CCS的氢动力海船和铝合金船舶。今年5月21日,在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11台氢能源公交车全部上线,第二批13台氢能源公交车预计在今年11月上线运营……

这些氢能示范应用场景的上线,让市民、企业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益处和广阔前景。

下一步,金普新区将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氢能产业体系构建、项目引育、生态营造、政策配备,加快布局清洁能源新赛道,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为大连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