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成都将推进重点工程46个,建设“绿氢之都”

日期:2024-05-21    来源:国际能源网

国际氢能网

2024
05/21
10: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程度氢能 氢能项目 氢能产业

国际能源网获悉,5月20日,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未来3年,成都将聚焦建设“绿氢之都”,采取系列超常规举措,实施“六大工程”,推进重点项目46个,总投资170亿元以上。推动氢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规模三年翻一番,进入全国前五。

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成都市氢能产业规模达130亿元,位居全国第七,空压机、车载储氢瓶等关键零部件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前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辆。目前成都市已聚集东方氢能、厚普股份、中材科技、荣创新能等105余户氢能关联企业,拥有氢燃料电池系统、电解槽、氢阀门等30余个氢能关键产品。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了以郫都区、龙泉驿区、彭州市、新都区为核心的发展格局。日前,氢能还与低空经济共同成为了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

未来三年,成都将聚焦建设“绿氢之都”,采取超常规举措,实施“六大工程”,分别为:

绿氢示范带动工程:成都将研究出台新一轮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加快布局规模化低成本电解水制氢项目,推动华能彭州制氢项目竣工投运,促进侨源气体氢能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研发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大功率碱性电解槽,打造一批绿氢应用示范项目。引育电解槽龙头企业2户以上、年产能300套以上。

关键技术突破工程:成都将推进国家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郫都、新都基地建设,支持东方电气创建国家氢能关键部件技术创新中心,争取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国重实验室设立分中心,突破海水制氢等前沿技术和固态储氢等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9个以上。

产业集链成群工程:未来三年,成都致力于培育6家以上“链主”企业,在产品研制、市场拓展、示范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构建“五核+五协”产业布局,聚焦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引育一批“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建设东方氢能产业园、雄川氢燃料电池材料等补链强链项目,研发氢燃料电池重卡、市域列车、无人机、两轮车等新产品,力争培育“小巨人”17家、“单项冠军”5个。

应用拓展工程:成都将加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应用,推动“成渝氢走廊”提质扩容,协同打造“一廊五路”成都段,创建第三批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拓展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应用,加快建成都江堰8兆瓦绿电制氢储氢发电一体化项目,探索建设氢能源轨道交通示范线。据了解,成都今年将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达到1000辆,未来两年每年再推广1000辆以上。

基础设施攻坚工程。成都将出台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及布局专项规划,探索建设氢能全生命周期监测平台,鼓励尚未布局加氢站的区(市)县,以及空港陆港、产业园区等用氢、产氢密集区域布局加氢站,累计建成各类加氢站20座以上。

产业生态培育工程:成都将梳理发布氢能急需紧缺岗位,引育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组建6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强化市区两级基金联动,支持创新型、成长期企业发展壮大;依托成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汽车产业联盟等中介机构,强化资源整合、供需对接,联合上下游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会上印发的《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还提出,成都将加快形成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抢占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新赛道。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