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全国两会成功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各抒己见。港航业作为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在这次两会上,多位代表和委员纷纷就推动绿色航运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策略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01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绿色燃料引领航运业加速进入低碳零碳时代
去年5月16日,欧盟公布“将航运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改革立法”, 2024年起EU ETS将覆盖国际航线50%、欧洲经济区内航线100%温室气体排放量,覆盖大于5000总吨位船舶。2024年,40%航运排放量纳入EU ETS;2025年,增至70%;2026年,100%航运排放量纳入EU ETS。2023年7月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进一步严格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明确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平均减少40%及以上,承诺确保采用替代零和接近零温室气体排放燃料,2050年前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黄震指出,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对船海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全球造船与航运业正加速进入低碳甚至零碳时代。在这场能源变革中,电动化和绿色燃料成为船舶行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方向。对于内河航运和沿海点对点的中短程航运,电动化将是必然发展趋势。去年世界首制最大吨位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号已顺利下水,拉开了“电化长江”的序幕。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发展,会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电,电气化将成为船舶行业脱碳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远洋船舶而言,绿色燃料——甲醇、氨、二甲醚、合成柴油等都被认为有潜力成为航运业实现脱碳的有效解决方案。这些燃料可以用绿电和生物质制取,实现零碳排放。国际航运巨头如马士基、达飞集团以及我国中远海运集团等已经开始下单订购绿色燃料船舶。目前,黄震的研发团队正在开展包括甲醇、氨和二甲醚发动机在内的开发工作,推动绿色燃料在船舶行业的应用。
关于这些燃料的成本,黄震认为,由于它们主要通过绿电制取,因此燃料成本很大程度取决于绿电的价格。随着未来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落地和完善,高国际碳关税和碳成本将使绿色燃料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黄震进一步指出,这些绿色燃料的大规模制备经济性、安全性、发动机可用性、燃料可供性和法规完备性,将是实现燃料在航运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他建议,第一,要抓住船海动力变革的窗口期,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燃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进我国船海动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造船强国和航运强国建设。第二,要积极推进相关技术标准法规、规范及监管规定出台,为低碳零碳燃料实船应用提供保障,同时要深度参与国际标准规范、政策规则等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海事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02
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船长倪迪:加快构建我国船用绿色燃料供应链体系
随着我国推动实施“双碳”绿色发展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措施正式生效,航运业正在加大实现低碳、零碳的绿色燃料路径探索。
倪迪认为,当前,多种能源均被纳入船用绿色燃料的未来选项,但这些替代燃料在全球范围内的供给量目前还很有限,难以满足全球航运业未来的需求。
对此,倪迪建议,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缩短探索路径,统筹产业资源,推进绿色金融,积极推动参与脱碳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等,破解当前构建船用绿色燃料供应链体系面临的市场供需平衡、储运及加注体系尚未建立、新能源上游产业起步和相关标准和规范亟待健全等诸多障碍,积极在国内推动船用绿色燃料生产及其供应链建设,不仅有助于航运业加快脱碳,也将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促进作用。
0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学科带头人、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郭建增:建议组建海洋氢能产业发展国家队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郭建增建议,要组建海洋氢能产业发展国家队,以我国相关领域重点央企为核心,联合上下游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组建海洋氢能产业发展联合体,集聚优势资源、强化协同攻关、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共同推动我国海洋氢能快速发展;要加快建设一支海洋氢能产业人才队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承担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建设。
此外,还要加快出台海洋氢能发展总体实施方案,多渠道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海洋氢能应用示范。
04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全:竞逐绿色船舶制造新赛道,抢占全球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相关国际组织和欧美发达国家不断收严航运碳排放规则,加快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船海动力装备能源变革,我国也在大力建设绿色港口,加强船舶清洁能源动力推广应用,积极抢占绿色船舶制造新赛道。在此背景下,积极顺应全球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加快布局新能源船舶制造和配套产业,是加快绿色船舶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和抢占全球高端绿色船舶制造新高地的重大机遇,更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长期战略目标还不清晰、标准政策体系还不健全、核心技术创新还不领先等。
为此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相互协同、统筹推进。一是国家层面尽快制定船舶绿色转型发展中长期规划,鼓励和指导长江经济带、港珠澳、环渤海等重点区域及各地制定各自中长期发展路径。二是加快论证近中远期的替代技术路线。远洋船舶领域,论证近期以发展LNG和绿色甲醇为主,中远期发展零碳燃料氨和氢的技术路线;内河船舶领域,优先从固定航线、固定停靠港的客滚船、公务/港作船等入手,以换电模式为主导方向,大力推进船舶电动化应用,同步考虑在用油船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技术路线。三是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统筹好近中远期和上下游,系统推进河海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全产业链基础设施布局。技术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我国海洋装备集群优势,大力推进高端绿色船舶装备制造与先进动力技术联合研究,加强船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等技术集成和优化,推进高效节能电机、船舶充(换)电等关键技术研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强化绿色船舶工业产学研生态圈,打造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形成区域辐射影响力,增强核心装备自主可控,促进我国现有船舶绿色化改装及配套产业整体发展。配套岸基设施方面,远洋船舶领域,以上海、宁波、深圳、青岛等为重点,近期重点推进绿色甲醇船到船移动加注试点,研究陆基部分燃油加注设施的甲醇和氨供应平台改造方案,多渠道多方式布局绿色甲醇等新型能源供给体系。同时,加大绿色电能供应能力,保障绿氨、绿氢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内河船舶领域,统筹岸基充电、换电设施建设,鼓励提升集装箱式电池的供应调配优化能力,完善充电换电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机制。
加大机制保障,构建绿色船舶标准政策体系。一是尽快将水运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推动形成对接国际要求的碳排放监测评估与核算标准体系,做好与欧盟等国际碳市场的衔接;二是尽快出台内河电动船舶充电技术标准及配套充电桩技术标准,统一集装箱式电池和换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促进充换电船舶大规模推广应用;三是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先行主导,引导银行资本、金融信贷和租赁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拓宽融资渠道,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提高各主体参与积极性。
05
全国人大代表 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 马泽江:打造“电化长江”示范区 助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
“电化长江”不仅要实现船舶能源的绿色转型,更要站在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层面来推动,使其成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统一行动。今年全国两会,我建议要加快“电化长江”建设,打造“电化长江”示范区,引领船舶能源革命,助推中国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是“电化长江”的策源地之一。2015年4月,长江上的第一批岸电设备就诞生在三峡库区的沙湾锚地。宜昌率先在三峡库坝区开展岸电试点,通过建设锚地岸电、码头岸电,推动新建船舶同步安装受电设施,掀起了一场“以电代油”的能源革命。
我认为岸电改造只是第一步,要把长江黄金水道建成绿色航道,必须从源头做起,让新能源船舶成为长江航运的主力。近年来,宜昌也不断探索,与三峡集团、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围绕船舶的大型化、标准化,特别是绿色化、智能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重点突破纯电动货运船舶技术瓶颈。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旅游船“长江三峡1”号、全国内河首艘氢能源公务船“三峡氢舟1”号、全国首艘油气双燃料三峡船型示范船舶“帆盛102”号、全国首艘油气电三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理航渝建1”号……一批批绿色智能船型相继在宜昌建造下水。
目前,宜昌已启动实施155艘公务船电动化更新替代三年行动,今年计划完成更新47艘。目前,全市在建新能源船舶达到23艘。预计到2026年,全市新能源船舶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此外,宜昌还依托占全国15%的磷矿、10%的石墨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等锂电关键材料,延伸发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绿色能源产业。宁德时代、楚能新能源等一批头部企业重仓入驻,已基本形成了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为“电化长江”提供了强大能源支撑,注入了“零碳”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