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获悉,2023年国内电解槽招标约1.8GW,同比继续翻倍,单个项目体量较大的主要有中国能建制氢设备集中采购招标565MW、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245MW等。对此,一些机构表示,氢能赛道中重点看好制氢环节。
据了解,2023年12月12日,中国能建2023年制氢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发布中标候选人公告,10月11日,中国能建发布2023年制氢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预估总量为125套电解槽,其中200Nm³/h PEM电解槽15套,1000Nm³/h 碱性电解槽110套,总计565MW。中国能建本次招标分为碱性和PEM两个标段,共有14家企业成为中标候选人,其中碱性电解槽报价范围在1255.2-1452.0元/kW,PEM电解槽则为5800-8980元/kW。
2023年8月18日,国家电投发布《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第三批部分施工、设备、服务项目集中招标招标中标结果公示》。项目概况:该项目由国家电投吉电股份投资建设,总投资63.32亿元,由新能源与制氢合成氨两部分组成。其中,新能源部分拟建设700兆瓦风电项目与100兆瓦光伏项目,配套建设40兆瓦/80兆瓦时储能装置;制氢合成氨部分新建制氢、储氢与18万吨级合成氨装置。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5万吨,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电解槽业务,阳光电源曾表示,电解槽业务在近两年是不可能盈利的,国内的市场增长很快,但项目落地实施周期很长,甚至2-3年都没有完全投运。同时储运、化工属性的束缚还在,需要矛盾突出到一定地步才会解决。大规模的应用尚需5年,但示范性项目也能让一批企业存活下来。
在产品出海方面,尽管中东和欧洲的订单需求很多,但是中国产品达到国际水平还是有些距离要走的,仅仅只是价格便宜还不够,需要企业在低成本创新上下大功夫,提高产品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