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各地氢能能源属性纷纷指向绿氢,但何为绿氢?

日期:2023-12-01    来源:氢云链

国际氢能网

2023
12/01
11: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源技术 氢能产业 清洁能源

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氢的“危化品”属性是影响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央视首次报道了氢能危化品及能源属性“敏感”问题引起了业内外媒体的广泛传播,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尤其央视指出了氢能能源属性政策破冰,并报道了相对较为敏感的制加氢一体站获得了经营许可证的消息。

据氢云链政策数据库显示,2022年一定程度上是“非化工园区制氢”政策的元年,而今年政策进一步实现了突破,地方政府开始制定氢能能源属性的相关政策,正如央视所报道的,氢能能源属性的政策制定实现了破冰。然而参考非化工园区制加氢一体站的实际发展情况,氢能能源属性的落地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当前的政策而言,能源属性落地的重要一环或是绿氢标准的确定,同时能源属性仍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各地能源属性均指向绿氢

随着近几年氢能产业的示范运营,氢能发展的“拦路虎”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全国人大召开期间,有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明确氢能的能源领域”的提案,而地方政府率先作出反应,截至目前,如图表1所示,今年已有河北省、吉林省两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氢能非危化品属性的相关政策。

图表1 2023年氢能非危化品属性的相关政策情况

来源:氢云链数据库

通过对上述表格政策的分析不难发现今年在政策制定上向前迈了一大步,指出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但同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仅限绿氢。从涉及非危化品相关条款的政策来看,所有政策都仅对绿氢开“绿灯”。事实上,除了氢能非危化品定位相关政策外,较多地方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制氢的前提也是绿氢或者电解水制氢。

2、不需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不完全等于能源属性。虽然今年在氢能能源属性相关政策的制定上有了显著突破,但是政策仅是提及绿氢生产不需要危化品生产许可证,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明确了绿氢的能源属性。

绿氢标准的确定或是重要的一环

氢云链认为,虽然政策指出绿氢生产不需要危化品生产许可证,但是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绿氢标准。在政策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虽然地方就个别小型的示范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后可以确认执行,但这显然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的进行,以加氢站的建设为例,前期的审批环节流程复杂且不统一,而当前的政策框架相当于在氢气的生产端也设置了相同的政策环境,这或许会进一步使得项目难以落地。所以,全国统一的绿氢标准或是推动氢能能源属性落地的重要一环。

根据国家标准和碳足迹产品制定规划,国内绿氢(低碳氢)标准已呼之欲出,结合目前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进度来看,明年关于氢能能源属性政策的制定大概率有显著的进展。逻辑上来看,绿电对应的是绿氢,国内目前对于绿电的定义与欧洲相似,这或许也意味着国内绿氢的标准与欧洲相似,但实现路径及过渡期内的标准或许存在一定的差异。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