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储氢 » 正文

镁基材料:或将成为固态储氢新风口

日期:2023-11-03    来源:DT新能源  作者:何晓渝

国际氢能网

2023
11/03
10: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储运技术 氢能产业 固态储氢技术

氢储能

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挑战不断严峻的背景下,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氢能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二次清洁能源,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每当人们谈论氢能源时,总有一个关键话题无法回避:储存和运输。

氢储运技术是控制氢气成本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了产业链中氢气的生产和利用的全过程。由于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易散失以及易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特点,其在储运方面面临很多挑战。

常用的储氢技术包括物理储氢、化学储氢和其他储氢方式,通常认为,物理储氢技术成熟可靠,而化学储氢更具前瞻性。金属氢化物储氢作为化学储氢的重要发展方向,常用的储氢合金材料有镧镍系、钛铁系、镁系。

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比较

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优势

储氢容量较高,在能源储存和运输领域等大容量储能的应用场景前景广阔;

良好的可逆性,这一特性为其在长期应用中提供了可靠性,并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较低的成本,使得镁系合金储氢更具市场竞争力;

广泛的可用性,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汽车等行业。

图1:核壳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常见的合成方法

镁基储氢大事件

2023年10月

氢枫(中国)研发制造宜兴基地总投资25亿元,用地面积约9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4月发布第一代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MH-100T),正式交付客户。

2023年5月

重庆大学、宝钢金属、云海金属三方携手推进的《中温高密度低成本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产品研发及中试》项目正式启动,助推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022年4月

氢储(新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条镁基固态储氢装置生产线建成投产测试,6条产线全部投产后,可年产镁基固态储氢设备约720套。

2021年4月

重庆大学与广东省国研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固态镁基储氢材料及技术开发与应用”重大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双方计划未来共计投入5亿元,力争早日在储能材料开发和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19年10月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在氢能小镇正式签约,公司计划在氢能小镇设立一个镁基固态储氢制造基地,总投资2.4亿元。

国内技术前沿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ICP)

DICP研究团队成功预测了94种金属有机氢化物,并计算了其热力学性质,筛选出20余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

他们合成的吲哚锂可以在100摄氏度下完成加氢脱氢循环,理论储氢容量达6.1质量百分比,其加脱氢热力学性能与理论计算十分接近。

上海交通大学

(SJTU)

邹建新教授团队在先进纳米镁复合储氢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纳米限域”被认为是一种提高镁基储氢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可提升热/动力学性能。

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物理稳定性、较高的热导率、及优异的催化作用等特点,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材料被认为是限域MgH2/Mg的理想材料。

当前由于MXenes表面的含氧化学基团(-OH、-O等)引起的纳米片层间堆叠问题及氧化问题,利用MXenes负载纳米MgH2来提高其储氢性能仍在研究阶段。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