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的高级分析师Minh Khoi Le在近日韩国首尔举行的H2 Meet大会期间表示,亚太地区的绿氢项目(但不包括中国)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开发商选择出口绿氨而不是为满足国内氢能的需求。
雷斯塔能源全球氢能主管Minh Khoi Le在周三的H2 Meet大会上表示,除了中国,几乎所有项目仍处于概念阶段,尽管在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东南亚和中亚有大量的氢能项目公告。
到2030年,亚太地区计划投产的将近一半绿氢项目以出口绿氢为主,到2050年该比例接近3/4。Minh Khoi Le表示,氢气出口项目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且需要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以及可靠的氢气购买方。他表示,氢气出口合同周期更长,还需要扩展基础设施。这也表明,亚洲各国虽有气候目标,但在脱碳身自经济方面并没有迈出真正的步伐。
亚太地区项目开发商在寻求将氢气出品到欧洲、日本、韩国等有购买力的国家之前,抓住绿氢及衍生产品的高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不是专注于利润较低的国内脱碳项目。
将氢气及其衍生物如氨运输到全球各地需要大量能源,目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船只。氢气难以运输且最佳载体未有定论,尽管有更多地迹象指向氨气。
但氢生产商则进一步陷入价格困境,氢气购买方不愿对早期项目做出长期承诺,以免陷入更昂贵价格的约束。氢气购买方的困扰是担心未来氢气成本下降过快导致现在支付过多成本。目前不好评论氢气购买方对合同期限的预期,但他指出,许多国家补贴制度合同通常会持续约十年,这将大大影响目前正在进行谈判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