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氢制取技术成熟,以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电力成本降低。绿氢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制氢和燃料电池企业有望充分受益,1)电解槽技术成熟,有望快速实现项目的落地,推荐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受益标的华电重工;2)拥有成熟燃料电池产品的公司,受益标的亿华通、大洋电机等。
氢气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根据IEA 的数据统计,2021 年全球氢气产量达到9,400 万吨,预计2050 年,全球的氢气需求量将达到2.54 亿吨,增长空间巨大。而中国是世界主要的氢气需求国以及氢气生产国,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7-2022 年中国氢气产量逐年增长,在2022 年氢气产量达到了4004 万吨,预计2060 年需求量达到1.3亿吨,占全球需求量的51.2%。
绿氢降本空间大,竞争力明显提升。为满足低碳需求,灰氢在考虑碳封存及碳税后,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成本分别从10.8/14.7 元/kg上涨至15.6/17.0 元/kg(以煤炭价格800 元/吨,天然气价格3 元/Nm3为基准)。而绿氢随电价降低竞争力明显提升,当电价低于0.25 元/kWh 时,制氢成本低于蓝氢。当电价进一步低至0.15 元/kWh 时,制氢成本较灰氢具备成本优势。
运氢加氢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助力氢能应用加速拓展。工业化工是目前最主要的用氢领域,以燃料电池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将打开氢能应用的天花板。相对于燃油车,氢燃料电池车更加环保,且氢燃料电池车不受限于内燃机的奥托循环,热效率更高。而相对于纯电汽车,氢燃料电池车具有能量密度高,电池寿命长、低温环境适应性好、燃料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较高等优点。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成为车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刺激氢能产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策不断加码,运氢加氢基础设施正加紧建设。管道输氢成本低于1 元/kgH2,较长管拖车可降本80-90%,目前已规划首条“西氢东送”管道,全长400 多公里。此外,全国已建成350 座加氢站,位居全球第一,且仍在大力规划建设,配合5 大城市示范群氢能应用加速拓展。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制氢降本不及预期,氢气储运发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