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氢能市场放量增长,液氢有望率先受益

日期:2023-06-23    来源:氢能源与燃料电池

国际氢能网

2023
06/23
11: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液态储氢 氢气储运市场 液氢

氢能产业未来可期,储运市场有望率先受益。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我国2023年氢气年产量将达到4575万吨,同比增长14.3%。

同时,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3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3700万吨,205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2060年有望突破1.3亿吨。

按照储运设备占终端氢成本比30%,当前氢气单价约为35元/kg,则2055年氢气储运市场有望突破万亿规模,到2060年,市场规模接近1.35万亿元。

成本限制高压气态运输经济性,中长距离液氢运输更占优。

高压气态储氢为国内目前最常用储氢形式,然而气态储氢密度低导致单位储氢成本高昂,液态储氢凭借高运输能力及高安全性崭露头角。

经济性方面,仅考虑氢气配送成本,500km时气态/LOHC/低温液态/管道的运输成本分别为9.57、3.01、2.62、1.45元/kg。考虑制、储、运总成本后,长距离运输中液氢较气氢更占优势。

尽管高压气氢制取成本比液氢低8.7元/kg,但每百公里运输增量却高2.34元/kg。

二者平衡点位于约为370km,运输距离超过370km时,采用低温液氢储运的经济性更高。

总的来说,液氢的单位运输成本对距离的敏感度更低,适配中长距离运输需求。

无损储运为液态储氢未来发展方向,液氢储罐为提高液氢储运技术的重要载体。

真空泵、液氢阀门价值量占比大,阀门、配件、管道、外壳、泵类成本占液氢储罐总成本52%以上,原因在于低温导致对其密封性、材质要求高。

有机液态储氢存在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催化剂和储氢介质的选择。

有机液态储氢成本低、安全性高,比液态储氢消耗更少能源。

当前国内高压气态储氢与液态储氢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有望借有机液态储氢换赛道突围。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