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论电解水设备的内卷

日期:2023-06-16    来源:氢眼所见  作者:马震

国际氢能网

2023
06/16
11: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设备 电解水设备 氢能设备

处在电解水设备制造这个环节,所有同行体会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内卷”了,当然这种卷有主动有被动,有利也有弊!

一、先阐述一些卷的现象或者一些特征。

1、从业企业之多。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去年初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大概进入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的企业已经超过两百家,但以我了解和接触的范畴,包含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的技术路径,实际上的情况是远远超过这个数。不要问我具体数据,我没精力统计,但绝对是事实,把我微信好友圈列出来就应该大于这个数。

2、进入这个环节的企业行业背景之广。

目前进入电解水行业的企业背景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如、原本就是做电解槽的企业以及供应链相关企业、能源电力属性的政府背景企业(二网三油四小五大以及地方能源企业等)、化工属性的企业(尤其氯碱背景、煤化背景、炼化背景等)、再生能源产业链企业(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钢铁类企业、燃料电池相关企业、气体公司、建筑相关类企业、其他类(包含房地产类、工程设计类企业)等等吧!尽管行业分类不是那么精准,但大概表达了几乎涵盖所有行业这么个意思。

3、竞相推出各种“新品”。

我们同行朋友交流这个行业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俗语,“下饺子”般的速度的电解槽下线仪式,如此形容略有夸张但较为形象。各种新品的推出导致没有一些亮点几乎是没有办法开发布会的,所以就有了各种大(单体产氢量大)、各种低(电耗低)、各种新(新,理解为前所未有的超越)。当然我们本着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并不排斥“新品”,但不是基于这种“新”是可远观不可现玩的艺术品、或者形式上存在的模型。基于此也衍生了各种发布会怪相,比如发布会发布很久也未见产品公开透明的面世、亦或是名过其实的产品、更甚至已经亩产两万斤的浮夸!

4、价格之低。

首先,价格低到什么水准大家有目共睹。略以1000方产品举实例说明,从去年的市场公允价格每台1200万左右到现状的700万左右的价格,不足一年时间售价几乎腰斩。以我掌握的数据(含BOM和完整供应链)和精准的经营成本分析,基于MLO(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包含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析。以现状售价不可能有毛利,以严格的经营成本分析每台亏损大约在100万以上。当然当下盛行的一对四模式,也就是对应大约20MW的电功率,大约对应售价在2600~2800万的样子来看,当然一对四的BOP成本不会是一对一成本的4倍,但是以BOP对应的成本占比来看能节约的费用也是可知,最最最理想的状况也就是顶多顶多覆盖90%的成本。另以目前的业态,能回款6~7成基本已经是比较好的业主单位了。如此算来,有多少企业的现金流能经得起如此这般。

其次,这种内卷的趋势已经逐步蔓延到国外。若干年前一家外企对我们国内的供应链表述为“hong se供应链”,理性来看既褒又贬,褒的是竞争力的强悍,贬的是竞争的无序和对技术的不尊重。还有一个案例,本来国内一家企业想引入国外一家知名的电解槽企业,最后由于对方担心他们面对这种竞争根本没有任何优势以及他们对这种竞争的不适应而拒绝。

再次,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有二,一是由于整个氢能还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盈利模式乏善可陈导致业主方为低价试图(这样相对会有好的可研收益数据);略有财力或者本来就以野蛮粗暴方式起家的企业以“互联网思维模式”去跑马圈地排挤同行(想象一下我们当初几乎白嫖的小黄、小蓝、小绿等等)。

最后,以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方式去造势和影响决策层判断去形成一种已经进入降本阶段的态势。但该本质上是以压榨供应链和自己饮鸩止渴的方式去形成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理性或中性去看待其利弊。

以上我们从不同维度去呈现这种“内卷”的业态。当然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性去剖析其利弊。然利在何方,弊在何处?再容我道来

二、利在何方、弊在何处?

1、利在何方?

用我们所谓的狼性文化以及在光伏以及风电行业成功经验来看,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企业大概上是可以练成一身金钟罩的本领,在众多企业中几支独秀脱颖而出。也大概可以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甚至至少规模上全球领先。当然能几支独秀也需要时也、运也、命也这些因素,但几支独秀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成功人士”脚下的累累白骨。

2、弊在何处?

其一多数参与其中的企业为了应付内卷疲于应付,盲目跟风,导致很多产品几乎没有研发过程和严谨的验证过程,导致投放市场的产品会有较高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其二疲于降本无力研发导致产品一直处于低品位的同质化竞争,除了规模之外并不能促进行业技术的上进;其三极致的压缩供应链的利润空间同样会导致基础材料以及零部件发展的后继无力;其四这个过程很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其五,市场的集中会导致金融资本的走向发生明显变化。符合资本逐利的本性,但违背资本促进产业的初衷。

讨论完这些,那相关企业该怎么办?

三、何去何从?

1、量力而行,坚守本分。

2、差异化发展,避免参与同质化竞争。

3、拨开迷雾,终见晴天。

4、战略定力,精准判断。

以上不展开说明,但仍要强调作为一个长周期、即将大规模使用的工业品。再加上风险系数偏高的场景,做出安全、高效的产品一定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同时,我们也不妨学学老外,一定要尊重技术,让其体现该有的技术对价才是一个行业生存和永续发展的王道!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