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氢能产业变得非常活跃。一方面,包括大型能源央企、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在内的各方力量踊跃进入氢能赛道,尤其是绿氢相关项目及电解槽产能扩张迅速;一方面,制储运加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材料装备协同创新,产业商业化叩门。
2023年氢能:三大原因推进产业“火热”
今年氢能产业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国内过去三年疫情抑制了氢能产业的发展,如今疫情管控结束,经济重启复苏;
其二,国家从政策端对氢能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加上各地政策推进,这极大提振了企业对行业展开深度布局的信心;
其三,电解水制氢领域以磅礴之势崛起,带来巨量红利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角逐,让市场非常活跃。
未来氢能:各环节齐并进,应用广度再提升
制氢环节:基于国内包括大型能源央企、新能源装备的龙头企业在内的各方势力在持续进入电解水制氢赛道,电解水制氢的发展会持续上涨,空间巨大。
储运环节:氢能储运主要分为气、液、固三种形态,其中高压气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主要的储氢方式;同时液氢作为密度最高的储氢方式和最高效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项目持续增多,估计很快会叩响商业化应用的大门;固态储氢做为一项新兴技术,结合应用场景也会获得一定发展。整体而言,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国内储氢在技术路线将是“百花齐放”的状态。
加氢环节:加氢站核心部件压缩机在技术路线上,考虑到隔膜压缩机在加氢站方面的应用仍占到60%以上,以及隔膜压缩机正在进行升级优化来满足高压力需求、满足大排量的需求,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还将以这种技术路线为主;成本方面,基于已有企业在带头尝试供应链的全国产化,在不久的将来成本价格有望实现15%左右的降幅。
制氢加氢一体站因为可使氢气的使用成本降低30%,且具有更安全、高效的优势,发展迅速。去年新建加氢站中10%是制加一体站,未来这一比例还会持续增加。
在氢能应用层面,氢能产业未来会在一些非车端的技术应用端得到快速提升和发展,氢能技术的应用广度上,会有一个新的提升。比如氢冶金方面,氢冶金对氢的需求巨大,如果使用全氢工艺冶炼钢铁,每吨钢的氢气需求为600-1000Nm3,根据测算,一个100万吨级的钢厂单日氢耗240万Nm3,约合每日22吨。氢冶金的用氢远远超过目前在交通行业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