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嘉定区先后实现了SOEC和碳纸的突破,其中翌晶氢能国内首条年产能100兆瓦SOEC电堆自动化产线在嘉定下线,上海碳际碳纸与气体扩散层的量产线投产。
翌晶氢能国内首条年产能100兆瓦SOEC电堆自动化产线在嘉定下线
4月25日,国内首条SOEC(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系统)电堆自动化产线在嘉定工业区下线。该产线由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翌晶氢能”)自主设计开发,投产后单堆制造时间仅需20分钟,年产能可达100兆瓦,并兼容多型号电堆生产,标志着国内SOEC技术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戴着口罩、身着洁净工作服的技术工人们正专注地盯着眼前的全自动化生产线,经过六轴机械臂自动抓取物料、CCD自动视觉定位、自动堆叠、自动压堆及气密检测、激光打标等工序后,电堆顺利下线。“由这一条装配产线生产的电堆,装配精度可达±0.03毫米,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翌晶氢能总经理刘青介绍,新的装配线将生产效率提升数倍,推动行业进入“自动化”时代。
据悉,SOEC电堆由于部分零部件的特殊性,此前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制约了我国氢能产业的自主发展。翌晶氢能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研发,破除技术“掣肘”,实现了SOEC电堆的国产化,从源头解决了原材料不足和工艺不成熟的问题,使成本比进口同类产品降低50%左右。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一些传统重工业、高碳排放企业合作,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转变成电能,助力节能减排。”翌晶氢能研发总监李双滨表示,近年来,企业快速将技术研发落地为产品,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商业模式,在绿氢市场抢占先机。
国家能源局原正司级巡视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会长孙耀唯活动中表示,目前氢气生产大部分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灰氢,或通过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来减少碳排放制取的蓝氢,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所占比重则不足千分之一。“采用先进高效的SOEC技术进行低排放、高效率的绿氢是未来氢能产业上游优化供给的关键课题。”孙耀唯认为,SOEC技术因电价降本空间的扩大而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成为助力工业无碳化的关键一环。
上海碳际碳纸与气体扩散层的量产线投产
日前,位于嘉定氢能港的上海碳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碳际”)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碳纸与气体扩散层的量产线投产,这标志着相关产品推动国产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上海碳际专注于能源电池核心材料的国产化研发,由同济经济城引入嘉定,2022年在嘉定氢能港设立研发总部。公司创始人姜永燚博士介绍,气体扩散层是氢燃料电池的心脏——膜电极组中必备的材料,起到支撑催化层、收集电流、传导气体和排出反应产物水的重要作用。碳纸则是气体扩散层的关键材料,对于氢燃料电池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我们公司的气体扩散层产品(TANJI HP21)目前已达到稳定量产状态,通过了业内权威机构的检验检测,和国内自主技术领先的客户的验证示范,已实现多批次的成卷交付。”姜永燚表示,上海碳际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可以最大程度解决量产过程中碳纸和气体扩散层材料不均匀、批次不稳定的难题。
据悉,上海碳际正着力打造五大连续量产线,涵盖高精密浸胶挤胶线、连续热处理线、多级连续均衡模压线、碳化石墨化线和精密无损涂敷线,未来可实现碳纸年产能40万平方米、气体扩散层年产能30万平方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中科创星、水木易德、武岳峰等机构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