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风口现在达到了峰值。
5天之内,两场重量级活动,预示着氢燃料电池汽车搭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
2023年3月31日,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现代化”为主题,为期3天的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京开幕。和往年不同,今年多位权威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政府代表聚焦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沿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此前3天,3月28日,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开幕。
两场活动均传递出一个共识:氢能是达成碳中和的重要战略选择,氢燃料电池在汽车行业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展。
面向未来,汽车产业布局“双碳”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而如何开拓汽车产业低碳化路径,成为所有车企共同的议题。
“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氢燃料电池汽车表现很好,用实践证明了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在寒冬运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3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如果用太阳能直接发电来制氢,再充到加注站,对其价格成本,市场是可接受的,某些时候比燃油车便宜一些。
“现代汽车集团在韩国以及全球市场的推广普及经验,证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是实现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参会代表,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对外协力室副总朴国哲在2023百人会论坛上表示。
在另一个舞台——2023中国氢能展现场,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3辆NEXO中国版,这是搭载现代汽车集团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的乘用车。远道而来的政产学研界人士、媒体及消费者代表围着它参观,感受这款终极环保汽车的魅力。
过去,氢能源主要应用在商用车领域,乘用车市场几乎没有量产车型。如今,国内氢能源汽车市场动作频仍,资本市场也不断为氢概念添油,以氢能为代表的燃料电池车已然成为重大新风口。
“氢”风袭来,现代汽车集团先发制人,抢占高地。
作为行业翘楚,现代汽车集团面向中国氢能行业、政府等相关领域,分享韩国氢能产业化先行经验,展示现代汽车集团的“全方位氢能解决方案”。
2021年3月,在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即将入华之际,现代汽车集团于广州建立集团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
聚光灯下,舞台广阔。从工厂到产品,从产业布局到发展战略,现代汽车集团的氢能源战略正朝着新赛道迈进。
01.
“氢”风袭来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氢能时代的到来,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在上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碳中和旗帜下,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氢能发展路线。针对汽车产业,韩国、美国、日本等经济体,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普及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在中国,氢燃料电池的星星之火,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
那年,我国启动“863”计划,制定了以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的全面发展计划。
此后20年,虽然市场的天平最终倾向以锂电池为主导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但随着2022年纯电动汽车补贴终结,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重心,转移至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标志着国家层面首次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
2022年是中国氢能发展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2023年,氢能或将成为新能源产业中最旺的一把火。
忽如一夜春风来。今年两会期间,氢能一跃成为能源领域的香饽饽——从上游的制氢、储氢,到中游的运氢、加氢,再到下游主要应用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无一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在氢能中长期规划引领下,各地相继出台绿氢产业发展政策。
2022年,山东、北京、广东、成都等超25个地方政府闻风而动,相继发布氢能产业支持政策,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产业链打造等多个领域,纷纷表示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氢能产业发展。2023年,更多地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氢能产业,规划目标也逐渐细化务实。
与全球多个地区相比,中国氢能发展虽然起步较晚,在商业化方面积累的经验并不多,但中国有希望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的竞争市场。
有数据作注脚。随着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一个万亿级规模的新兴赛道日益清晰。
▲中国加氢站数量变化图(单位/座)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量超过33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大于2000万元)超过300家。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加氢站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22年,国内共建成投运加氢站274座,约占全球总数的33%。
有专家团队研究认为,在已经发布的地方规划中,预计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将超过15万辆,加氢站将超过1000座。另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26-2035年达5万亿元。
在这场万亿级的能源革命盛宴中,现代汽车集团率先推进产业链布局,抢得先机。不过,面对日益火热的区域竞合,面对产业资本大举涌入,现代汽车集团如何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在先机中觅得商机?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也是必须回答的课题。
02.
先发制人
在广州市黄埔区,一片宛如积木的白色厂房快速拔地而起。“进入厂区,安静整洁,随处可见的纯白色给人以纯净清新之感。”参访者在社交平台留言。
这就是现代汽车集团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门工厂。
HTWO(Hydrogen+Humanity),是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意指以人为本的氢能。
“HTWO广州将在今年上半年竣工投产。该项目总投资额85亿元,去年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为第六批国家重大外资项目。”现代汽车集团(中国)总裁李赫埈表示,在建设“HTWO广州”的同时,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将拥有世界顶尖技术水平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扩展到更多移动出行设备和产业领域。
下大力气将氢燃料电池技术带到中国市场的,不只是现代汽车集团。
今年3月24日,丰田汽车和海马汽车在海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开展广泛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快速普及和产业化。这是丰田在中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合作项目。
相比现代汽车集团于2018年就在中国布局这一技术,丰田汽车整整晚了近5年。
利好之下,一股强劲的“氢”风正在袭来。近两年,许多车企掀起了布局氢燃料汽车的热潮。
2022年4月21日,长安汽车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同年5月,海马汽车在投资者互动会上表示,逐步投入约2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示范运营推广。上汽大通、长城、北汽、吉利、比亚迪等多家车企也瞄准了氢能源汽车赛道。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实力,现代汽车集团跑得最快。
作为最早研发氢燃料电池车的车企之一,早在1998年,现代汽车集团就成立了燃料电池开发部门。
深耕多年之后,现代汽车集团相继发力:2013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2018年,第二代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上市;2019年,构建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量产体系……这些都证明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商品性和市场性,并确立了现代汽车集团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
为了全面拓展氢燃料电池新事业,现代汽车集团推出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以中国、韩国、欧洲、美国为四大重点市场,推进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
目前,NEXO在全球累计交付3.3万辆,仅2022年1-11月就高达1.07万辆,首次突破万辆大关。作为现阶段汽车产业碳中和布局的终极答案,2022全年,NEXO在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市占率达58%。
根据规划,NEXO中国版已于2022年4月获得北京新能源牌照,是现代汽车集团首款符合中国法规、且能合法上路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是汽车产业低碳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说明世界范围内氢燃料乘用车已逐步开始普及,私人消费市场逐渐成形。”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对外协力室副总朴国哲表示,“同时也证明,行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以上的量产体系和生态圈,加速氢能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已然到来。”
NEXO中国版搭载了一套获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的动力总成,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可达120kW,最大扭矩为395N·m。
在行驶中,它的唯一排放物只有水,过滤并除去99.9%的可吸入颗粒物,有效去除PM2.5以下的超细小粉尘,净化车辆周围空气。
它在续航里程及补能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充满氢后,在CLTC-P工况下,NEXO中国版续航里程可达550公里,加满氢仅需5分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补能时间过长和续航焦虑等问题。
随着顶层设计出炉,政策、资本赋能各地氢能产业,在“双碳”战略持续推动下,一个全新的氢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站在2022年全球销量第三的新起点,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将下降到与纯电动汽车同等水平;到2040年,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占全球总销量的80%,在主要市场实现全面电动化。
未来已来。现代汽车集团正向氢而行。
来源:帮宁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