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储氢 » 正文

固态储氢“镁”起来!这位院士精彩演绎!

日期:2023-03-31    来源:国际能源网/氢能汇

国际氢能网

2023
03/31
08: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固态储氢 储氢罐 储氢技术

3月26日,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精彩解析《固态储氢 前程在“镁”》。

丁文江院士坚守教学科研一线40余年,先后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镁材料应用研究工程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让镁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农业等领域大放异彩。

他研发固态储氢的初衷不是为氢寻找更稳定的储存载体,而是为了解决“镁”的易燃易爆炸。

15年前,丁教授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对镁材料进行功能性研究,因为镁极其活泼,当磨的很细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爆炸,为了解决镁易爆的问题,研究团队尝试使用多种气体来进行安全性保护,但都没有成功。

丁教授他们经过上千次的实验做了各种可能的尝试,依然无法解决这个难题,眼看山穷水尽苦无办法之际,他们想到了氢。

长期的探索积累,最终给研究团队最温暖的回报,他们首创的用蒸气法来制造含镁氢的合金新材料,初步具备批量生产的可能,也给低成本固体储氢的应用带来了希望。

依靠气态存储瓶,供应量小且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用一种75kg的固态储氢罐来供氢,不仅储氢量相当于15个气态氢气瓶,还能更加安全高效,为此丁院士团队进行了专项研发,但是在研发过程中,材料膨胀如何控制的技术难题又摆在面前。

大家多次进行不同场景下的模拟测试,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研发小组一筹莫展,直到一次激烈的现场争论,他们从爆米花中获得了灵感。按照这个思路,他们把材料进行加、加压,再泄压,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反复进行实验,最后终于找到了控制材料膨胀的诀窍,使得氢气可以稳定地、均匀地储存和释放。

75kg的固态储氢罐最终被研制成功,给半导体行业的供氢带来了新选择,事实上这只是固态储氢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场景,它也说明氢能的应用可以更加广泛,在冶金,电力等行业的节能减排中还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