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个重量级制氢项目的签约、开工,内蒙古氢能产业在2023年开年发展势头迅猛。
2月16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开工,建成后年制绿氢3万吨;2月4日,阿拉善能源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建成后年发电量14.8亿度,年供氢能力为2.08万吨;1月4日,内蒙古能源局官网公示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清单,包括15个可实施项目,总制氢能力达28.2万吨/年。
密集的绿氢项目消息背后,反映出内蒙古氢能产业发展速度之快,尤其是与风光电形成配套的绿电制氢开始逐渐从规划阶段迈向落地阶段,绿色转型加速启动。
以下是今年开年以来内蒙古的主要制氢项目动态(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可能存在遗漏):
1、 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开工欧盟:即将实施碳关税
2月16日,中国石化(SH:600028)在北京、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三地举行启动仪式,宣布中国石化在内蒙古第一个绿氢示范工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开工。
该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就近用于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减碳。该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我国乃至全球的绿氢产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
2、 内蒙古阿拉善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签约
2月4日,内蒙古阿拉善能源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40.77亿元,建设40万千瓦风力、20万千瓦光伏及配套绿电制氢设施,年发电量14.8亿度,年供氢能力为2.08万吨。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4月份开工建设,2024年12月份建成并网发电,并具备氢能生产能力。
3、 内蒙古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清单公布
1月4日,内蒙古能源局官网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实施兴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绿氢替代示范项目等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15个(4个离网型,11个并网型),配套新能源规模631.2万千瓦(其中风电473.2万千瓦,光伏158万千瓦),制氢能力28.2万吨/年,总投资495.8亿元。
另据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初,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批复4批风光制氢项目31个,其中并网型27个,离网型4个。配套新能源1315.25万千瓦,其中光伏466.9万千瓦、风电848.35万千瓦,配建储电13.5万千瓦时、储氢21.6万吨,年制氢能力53.189万吨。
四批风光制氢项目的详情如下图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批复文件同时强调,示范项目中配建的风光项目属市场化并网项目,电网公司收购电量不超过项目新能源总发电量的20%。风光项目和制氢项目需同步投产,且需通过盟市能源主管部门组织的综合验收后方可并网投产,严禁只建设风光项目,制氢项目不投产。
内蒙古凭何发力氢能产业?
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成为内蒙古借助氢能实现能源转型的有利条件。
资料显示,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储量和生产大区。作为资源大省,长期依赖能源产业的内蒙古,产业结构初级化、重型化、单一化问题突出,形成了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高的局面。
数据显示,近年来,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长,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7%,却消耗了全国5.2%的能源,迫切需要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氢能成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角色,自2020年起,内蒙古陆续发布氢能支持政策,发力氢能产业。
2022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开展“风光储+氢”“源网荷储+氢”等绿氢制备示范项目15个以上,绿氢制备能力超过50万吨/年;鼓励工业副产氢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氢利用超过100万吨/年,建成加氢站(包括合建站)100座以上,推广氢燃料电池重卡5000辆以上,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突破1万辆。
除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促进氢能发展相关文件,各地市也发布了相关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以下是高工氢电梳理的当地发布的部分氢能相关政策。从中可以清晰看到内蒙古发展氢能产业的决心。
不断上马的制氢项目需要有足量的氢气消纳市场。正在发展中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其补充了这块拼图。
乌、鄂、包、呼城市群及产业链具有城市公交、矿产短倒、区内火电煤运、企业自备电厂煤运、冶金钢铁物流等示范应用场景,且煤炭、矿业、冶金、石化与农业物流量巨大,是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尤其适合氢燃料电池重卡的示范推广。
数据显示,目前鄂尔多斯境内有运煤重型卡车、工程货车超过30万辆,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这批车辆的“柴改氢”空间巨大,可成为国内最大的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应用市场。
综合来看,内蒙古政策层面的鼓励、广阔的氢能应用场景,以及内蒙古较为完整的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加注、应用一体化产业链,这些条件都为其制氢项目的快速落地打下坚实基础。未来内蒙古有望成为国内氢能产业综合发展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