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基于纳米异质界面的单金属界面协同作用析氢!

日期:2023-02-09    来源:崛步化学

国际氢能网

2023
02/09
11:1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碱性析氢反应 氢能技术 制氢技术

1 研究内容

开发用于电化学水裂解的高效无贵金属电催化剂需要了解不同的活性增强因素。电催化协同作用是电催化中一个功能性但被低估的概念。通常,它表现为不同金属之间的金属间相互作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赵川教授证明了单金属结构中的界面协同作用。Ni(OH)2和Ni-N/Ni-C相之间的单金属结构中的界面协同作用,用于碱性析氢反应,该反应降低了氢吸附-脱附的能量障碍。结果显示, Ni(OH)2@Ni-N/Ni-C异质分层纳米结构,在碱性介质中,产生10和−100 mA cm−2的过电位分别降低了102和113 mV。相关工作以“Monometallic interphasic synergy via nanohetero-interfacing for hydrogen evolution in alkaline electrolyt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 研究要点

要点1.金属Ni和Ni(OH)2被认为是优异的水解离促进剂,但具有太强的氢亲和力,这对氢重组不利。另一方面,Ni非氧化物(Ni-N-C结构)虽然具有不稳定的电子结果,例如电荷极化,但对于H-OH裂解,并不具有最佳能量。使Ni活性位点在费米能级上分配大量的Ni d态,以促进电荷从Ni(OH)2重新分布到Ni-N/Ni-C,以及Hads和OHads中间体在Ni-N/Ni-C-部分上的共吸附。

要点2.结果显示,开发的Ni(OH)2@Ni-N/Ni-C异质分层纳米结构,与单相Ni(OH)2催化剂相比,在碱性介质中输送10和100 mA cm2的过电位分别降低了102和113 mV。

要点3.系统电化学和光谱测量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界面协同作用可获得随时可用的Ni活性位点,并在宽范围的HER电位下保持促进的内在活性。

该研究揭示了界面协同作用是设计用于水裂解和其他能源应用的单金属电催化剂的有效策略。

3 研究图文

图1. 纳米异质界面的形态和结构。

图2. HER性能。

图3. 电子结构。

图4. 电荷转移和结构的原位监测。

图5. 纳米异质界面的理论模拟。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氢能汇"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