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氢能、储能技术是如何助力碳中和的?

日期:2023-01-06    来源:张教授说科普

国际氢能网

2023
01/06
13: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 储能 氢能技术

俗话说科技可以改变生活。比如碳中和,我们是否能通过新技术让周围环境变得更加清洁,更加低碳呢?其中像氢能、新储能技术这些是否可以从科技的角度,来尝试帮助更多人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或许听说过碳中和,但是并不明白这个词背后的含义是什么。其实碳中和是指,我们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在被人为和自然作用所吸收的一个过程,这就叫做碳中和。

根据现代大量的科研数据表明,我们当下全球每年会排出的二氧化碳超过400亿吨,并且还有逐年走高的趋势。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更高,在一些工业产能集中地带,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持高不下。

但是这些二氧化碳在被人类生产生活排放之后,又不能够完全被自然所吸收。科学家表明,在这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中,有86%主要是来源于人类在化石燃料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剩下的14%来自人类对土地的利用。

这些数据就表明,碳中和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就已经出现,而人类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能源体系,必须要着手以化石能源为主导,改变传统的能源体系。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我们应该使用新能源,以保护环境为主,延续人们的高质量生活。

在21世纪到来之后,人们急切地想要进入非碳能源新结构社会。其中像水、光、电等为主体的新能源,越来越受推崇。

于是科学家们尝试推动氢能规模应用,新能源的高效使用可以促进人们对于便利生活的期待。而科学家们尝试用精准剪接煤分子,使二氧化碳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减少排放,从而达到清洁环境的作用。

可是实现这一理想,还需要高超的科技手段做支撑。科学家们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构想,也尝试利用先进和高效的催化剂,可最后却发现,传统的氧助气化过程虽说能够帮助人们得到绿氢的结果,但依赖的科技水平依旧很高。简单来说就是生产成本可不低,因此绿氢生活也许在当下并不能够完全普及。

除此之外,人们发现科学家还在尝试寻找到可支撑能源,并探索大量稳定的储能技术。就比如说太阳能资源,在我国境内其优势就非常明显。毕竟我国的国土辽阔,尤其是在我国西北地带,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

科学家认为,我国有条件可以在各城市或部分农村的屋顶上都装备上光伏,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贫困地区的用电问题,甚至还能够让更多的人群通过稳定且安全的储能技术,过上质量逐渐走高的生活。

而科学家们预测,我国初步将会有20亿千瓦的安装容量,等到未来全国总电力需求超过了20%左右,那时人们不再只是花钱用电,而是能够通过大容量安全的储能技术,不仅不再处于可能随时停电的窘境下,甚至还能依靠储能技术获取额外的发电收入。

如此看来,科技改变生活并不是一句口号。而在我国市场上,也有很多企业致力于通过科技来优化大众的生活质量,比如说中国移动近期就推出了骑士卡活动。一张神州行·骑士卡,通过大语音大流量为骑士提供权益。其中还包含骑士险,也可为客户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虽说中国移动在更多人的印象中是与通信相关的企业,但任何信息导向的产品必将依靠尖端的技术支持。而中国移动旗下的各类活动,背后折射的依旧是该企业常年来支持技术研发和“用科技践行生活”的事实。

综合来说,我国在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尝试过多次大转型。而碳中和也将是这次大转型浪潮中的一个机遇,乘风而行的人们必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