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氢用电秩序,氢气再用氢气驱动车辆,这不是瞎扯吗?
咱们今天来聊聊氢能源的那些事!
目前中石化在制氢领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在去年产氢约 390 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1%。中石化投资近 30 亿元,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新疆地区,启动了中石化库车绿氢项目。
用太阳能发电,再制氢,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太阳能发电不能直接将发出来的电能并网,还要去制取氢气,这还不是瞎扯?别急,听我一一的讲
第一,氢气比电能是更好储存的,众所周知,电能存在低谷期,这部分的电大部分都白白浪费掉了。而制取之后的氢气可以通过储氢罐,我把它储存下来,相当于将太阳能转化,并且保存下来。
第二,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阶段性供电问题等等,发电量曲线不够稳定,如直接接入电网,会加重电网调节负担,严重的会造成电网的失稳。
利用光伏制氢,将不稳定的能量转化为氢能储存,能够实现发电曲线平移。说人话就是能量平稳,减小电网的负担。
这一套设备制取氢气的成本是多少?虽然中石化这一套项目还未投产,但是目前光伏至新的成本大概是 1. 3 元每立方米, 2025 年有希望突破亿元每立方米的大关。当然了,这还没算上运输、储存和加氢站建设成本,但是相比之前居高不下的电解水制氢成本,光伏制氢的成本的确是降低了不少。
氢气制取的成本解决了,那么到哪里去加氢?
早在去年,中石化在佛山建了油氢核建站,日加氢能力是 500 千克。根据国的最新消息,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 250 余座,约占全球40%,占略世界第一。中石化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加清站、油清核建站 1000 座。
虽然相对于广袤的国土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但是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全国首批示范城市群加氢站的数量是能够覆盖需求的。在北京冬奥会上,大批次氢燃料汽车不断的往返赛场之间接送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已经让人看到了氢能社会的美好前景。
当然了,氢能的普及还面临重重障碍,比如氢气的运输问题。国外已经普遍采用 70 兆帕气态高压储氢,而我国还在普遍采用 20 兆帕的气态高压储氢和场馆拖车运输方式,要占氢气终端销售价格的近一半。
如何降低氢气的运输成本呢?也是一大难题,中石化也在积极建设加氢管道。8年前,80石化氢气输送管线投入使用。中石化现已建成了 3 条氢气长输管线,未来还将建设更多的输氢管道,大大降低氢气的运输成本。
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上海和广东省城市群作为全国的首批示范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示范期为 4 年,已经从国家层面对氢能的发展进行了定调。
当下的氢能产业很像10年前的光伏,之前的光伏被很多人认为是个骗局,发电成本高,发电效率低。但是如今光伏的发电成本已经远低于火电,而氢气也是如此。
氢能对于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有着非一比寻常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大胆期待氢能社会的到来。
2023年氢能源进入全新的一面,相关的公司面临重新启动:
一、长城汽车
已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测试、试制,以及整车集成与测试能力,计划在2025年推出具备成本竞争力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入股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 MOBILITY,开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
二、南都电源
新源动力主要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组件的研制生产,被国家授予“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燃料电池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
三、美锦能源
已对氢能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旗下控股子公司飞驰汽车是全国最具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具备新能源客车5000台/年产能,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MEA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鸿基创能,增资国内知名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商和国内全面的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国鸿氢能。
四、龙蟠科技
在氢能源方向布局的产品有储氢罐、燃料电池催化剂,通过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为绿色交通、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制氢和加氢站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由其建设的中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自主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六安建成投产。
五、雄韬股份
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旨在打造氢能产业平台,整合和拓展氢能产业链的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