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储氢 » 正文

我国发展氢能的优势

日期:2022-11-15    来源:德祥瑞网业

国际氢能网

2022
11/15
10: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产业 可再生能源制氢 加氢站

“双碳”背景下,氢能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之一,将在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碳减排等诸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氢能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现阶段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扩大优势、补齐短板,促进我国氢能产业长效发展成为关键问题。

制氢原料充足,氢气来源丰富。我国氢气来源广泛,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化石燃料制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氯碱、焦化等行业的成熟发展,我国可实现大规模、高纯度、低成本的工业副产氢气制取。同时,我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机规模均为全球第一,核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装机规模也位居前列,可以为氢气制取提供充足的清洁电力保障。根据测算,2021年末我国已实现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可以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氢气原料基础条件。

氢能企业带动作用强,产业基础雄厚。我国氢能全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现有业务覆盖制氢、储运、燃料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汽车及配套基础设施、系统集成等领域,能够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促进氢能产业多元化发展。华能集团和上海合既得分别为电解水制氢和化工原料制氢领域的领军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新源动力和上海神力分别深耕燃料电池和电堆领域,突破了众多技术瓶颈;武汉格罗夫和亿华通分别重点布局氢能乘用车和燃料电池发动机,为氢能的下游应用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氢能相关院所众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我国在氢能领域具有众多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在氢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我国重视氢能相关研发型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并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在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系统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政策扶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环境较好。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有关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的政策持续出台,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发布政策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推广和应用。山东、北京、广东等地相继发布氢能产业支持政策,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产业链打造等多个领域。以《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和《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等为代表的省级氢能产业规划文件,为各省市氢能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思想和方向指导。除扶持政策之外,各地也陆续出台氢能产业相关的补贴措施,扶持氢能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并以此带动氢能产业链中各级企业的发展。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