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在产业布局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期,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据悉,项目主体由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及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构成,将建设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检测线和研发中心,生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并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研发工作。
以现代NEXO为例,在硬件上,车辆采用的是强碳纤维缠绕塑料内胆储氢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且有效地杜绝了氢脆现象的发生;软件可以协助增加主动安全监测和报警。燃料电池监测系统,会对储氢瓶系统、乘客舱、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以及尾气排放处的氢气浓度进行监测,确保加氢、用氢过程的安全。
有业内专家认为,以现代、丰田为代表的氢能源技术路线的车企,其研发已经基本成熟,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主要是成本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又与规模化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吴雁冰也给出了相似的答案,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如果不能降低,氢能乘用车很难实现商业化。
今年7月上市的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售价69.99万元;现代即将在国内上市的NEXO车型,有媒体推测新车售价约为50万元。
氢能源汽车短期难在乘用车领域形成规模化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9.39%。其中,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200辆,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6.8%。1-9月,燃料电池汽车销量0.21万辆,同比增长130.7%。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增量主要来自于政策驱动。为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发展,2021年1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启动新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加快形成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这是否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即将在乘用车领域开始大规模推广?在仇斌看来,相比纯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的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且耐低温的特性,比较适合在物流车、公交车上面。乘用车的路线不确定,定点定线运行的商用车能够解决氢能加注问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中国加氢站数量为270座,且分布区域大多在城市郊区。
加氢站高昂的成本也制约着氢能汽车向C端(乘用车)的发展。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35MPa500kg固定式加氢站投资成本为1200万(不包含土地成本);建同样规模的充电站,成本不到其1/10。
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政府也拿出真金白银补贴企业。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建成(含改扩建)的加氢站,按照压缩机12小时额定工作能力不少于1000公斤和500公斤两档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0万元的定额建设补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2035年我国加氢站数量将超过5000座,2022-203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1%。
写到最后:在新能源领域,氢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这两者都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此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到2030年,中国的加氢站将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型,将以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预计累计达到100万台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