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储氢 » 正文

中非氢能发展概况

日期:2022-10-13    来源:IHFCA

国际氢能网

2022
10/13
09: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氢能产业 绿氢 燃料电池

近日,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2022(FCVC 2022)预热活动——中非氢能论坛成功举办,基于论坛演讲嘉宾的演讲内容对中非氢能产业发展进行了总结。

能源结构现状及趋势

中国

低碳能源转型路径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再向零碳能源进行转变,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比重为15.9%,预计2035年和2060年将分别达到27%和80%,206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主导地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934GW增至3400GW。

南非

萨索尔作为南非提供化学品和能源解决方案的最大能源集团,未来低碳化发展方向:

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向更加清洁的燃料转型;

向更加低碳的方向进行转变;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过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绿氢是萨索尔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关键。萨索尔能源低碳化发展路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南非未来能源结构的整体发展方向。

氢能未来发展潜力

中国

氢能在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交通、工业、热力和电力)低碳化方面扮演重要作用。从供给侧看,中国2060年预计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48.1亿千瓦,发电量7.9万亿千瓦时,剩余发电能力可生产1-1.5亿吨氢气。考虑到西部五省50%的地区,2060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24亿千瓦,剩余发电能力可生产5000万-7500万吨氢气。从消费侧看,随着中国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深入实施,燃料电池汽车加速发展,未来氢能在重型及长途卡车、热电联供、煤化工、和氢冶金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绿氢合成氨可用在能源以及农业和食品领域。中国丰富的可再能生源制氢将促使交通业、工业、热力和电力行业低碳化转变。

南非

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拥有超过全球75%的铂族金属储备。作为未来全球燃料中心的Boegoebaai在氢能社会方面制定一系列发展计划,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园区、电解槽园区、海水淡化工厂、绿氨生产工厂、绿氢及绿氨的存储设施等。未来南非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促进包括重卡、航运、铁路、航空在内的交通部门脱碳,以及钢铁、化工、采矿、炼油及水泥等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有助于实现南非2050年可持续有竞争力的氢能经济社会。

优先发展事项

中国

科技部氢能技术重点项目及创新布局方向,坚持三横三纵三层次的交叉融合,充分考虑绿色氢能生产及规模转移系统,氢气安全储存及快速输配系统,以体系的方式进行绿氢的制取和高效利用,发展更多综合试点项目。

南非

政府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阐明的优先事项,明确了6个方向70个关进行动,分别是交通部门脱碳(重型卡车、航运、航空和铁路),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钢铁、化工、采矿、炼油厂、水泥),绿氢和绿氨的出口,电力和建筑部门的基础设施支持,氢气附加产品和组件制造部门的创建,注重从灰氢向蓝氢和绿氢的转变。

区域综合示范

中国

科技部在山东济南、青岛、潍坊、淄博四个城市开展了氢能高速(≥300km,15个加氢站,3000辆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港口、产业园区、氢能社区(10000户热电联供)、零碳服务区等氢进万家综合应用示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综合应用新模式。

南非

氢谷围绕Johannesburg hub、Durban/Richards Bay hub、Mogalakwena/Limpopo hub三个枢纽构建,开展氢能在燃料电池重卡、巴士、叉车、钢铁、造纸厂、数据中心供电、办公楼、机场建筑等交通、工业及建筑领域的氢能试点项目。到2030年,氢谷氢气需求预计达到185kt,占南非氢能需求总量的40%-80%,各枢纽绿氢成本预计每公斤4美元,比灰氢贵,绿氢溢价每公斤约2-2.5美元。

氢能发展路线图

中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10万辆,氢气每年需求达到20-40万吨,加氢站>1000座;到2030-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以可再生能源分布制氢为主,氢气每年需求200-400万吨,加氢站>5000座。

南非

氢能社会路线图显示,2021-2024年将开展1MW绿氢生产试点,到2025年,燃料电池巴士和卡车达到100辆,叉车达到20辆。到2030年,部署10GW电解产能,每年生产50万吨氢气,燃料电池巴士和卡车达到500辆。到2040年,电解产能至少增加至15GW,氢气在交通、工业和电力部门充分利用。

结论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中央与地方多级联动,示范城市群及氢进万家项目带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和应用市场,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氢能在交通、热电联供、氢能港口等领域初步探索形成综合示范应用新模式。然而,中国在绿氢成本降低、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标准法规、多领域脱碳等方面仍需开展大量工作。

非洲具有丰富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大量的本地氢能市场需求,在氢能生产以及交通、工业和电力等领域应用明确了发展路线图,未来可以广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时可以向全球出口绿氢及绿氨等资源。然而,南非在绿氢成本降低,创造公平竞争有效的供需市场,统一政策标准法规,以及提升能力建设等方面还面临严峻挑战。

考虑到中非各自的发展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未来在绿氢和绿氨进出口、氢能产业链技术、多领域示范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标准规则、公众意识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广泛的合作机会。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氢能汇"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