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汽车,世界上一直存在两条线。一条是氢能源。日本走的就是这条线。研究起步早,技术储备丰富,在全球处于“领头羊”位置。二是电动。中国走的就是这条路线。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航者,不论是电池产量还是电动汽车(包括增程、混动)都遥遥领先于全球。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
但是,中国并未放弃氢能。因为,作为一种大众化产品,获取氢的工艺并不复杂。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氢需求、生产大国。到2020年,我国工业氢气产量就已经达到2500万吨,占世界第一。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气产量将达到3500万吨,比2020年增长40%。所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氢能源汽车也不甘寂寞,开始积极跟进。截至2021年5月,我国氢能源汽车累计上险辆已有7259辆。预计到2025年可达10万辆。
实践证明,氢易产可用。由于氢燃烧后直接变成水,是真正的“零排放”,对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都大有裨益。所以,中国对发展、使用氢能源,无疑应持开放态度。
但是,氢能源并不是最佳能源。与电相比,氢能源也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主要产生于工业领域。我国目前以煤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燃料所产氢气和几占比达81%。源于工业副氢气占18%、电解水制氢占1%。也就是说,有99%的氢气来自煤炭和天然气。这与电能将有60%以上来自水、风、核、太阳能相比,显然不是最“绿色”的。
二是运输难度大。氢气为有形事物,可分为高压气态、低温液体、固体储氢三种形态。这决定运输氢气也可采取氢气输送(管道)、液态输送(运输)、固态输送(运输)等三种方式解决。但不论哪种方式,都需要配套建设专用运输系统,以确保安全可靠。与之相比,电力输送也简便许多。目前,中国已经建立起庞大的智能电网,电力运输技术和能力都是全球第一。
三是作为能量,使用范围狭窄。氢气的使用范围很广,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合成氨、合成甲醇、原油提炼等均离不开氢;也可以作为工业燃料,比如发电。但是,作为能源直接使用,特别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则并非最佳。因为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没什么不同,都是由热能转化为动能。与电动相比,在适应网联化、智能化方面,与汽油一样,都存在着巨大差距。这就决定了它的市场前景十分有限,很难用于家庭乘用车。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国内氢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并不在家庭乘用车,而在商业用车。包括城市公交、长途运输。在新能源汽车超过1000万辆的情况下,氢能汽车上险量才有区区7259辆,就是明证。
这就决定,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队伍里,氢能绝无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只能处于辅助地位。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将占10%-15%,可能比较符合实际。
综上所述,不论一些专家把氢能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中国也不能放弃新能源汽车以电动为主的发展路线。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安全化应该成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攻方向。现在,连日本都已经后悔搞了氢能,炼了一身的功夫却没有运用场景,基本属于“功能性报废”了。中国已经因选对了方向而实现了变道超车,说明这是一条绝对正确的路。正确的路惟有坚持,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