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第二个宁王”美梦破灭,氢能赛道里不只有胜利者

日期:2022-05-23    来源:谭浩俊财经视角

国际氢能网

2022
05/23
08: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企业 宁德时代 ST德威

股票被分成20个资产包拍卖,其中:18个资产包,每包含500万股股票,起拍价188.80万元;另有1包为300万股股票,起拍价113.28万元;1包为343.19万股股票,起拍价129.58万元。

这就是*ST德威摆在投资面前的“成绩单”,上市近10年,估值一度也达到百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实际控制人周建明曾公开表示,德威要做氢能界的“第二个宁德时代”。然而,从喊出口号到今天,也就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当宁德时代被称作“宁王”、市值超过万亿的情况下,ST德威却要被拆分拍卖了,第一与“第二”之间的距离,竟然变成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了。

也许,外界感到不理解,再怎么说,也不该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但是,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周建明,一定心里像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只是,不想把原因公开出来,怕外界对自己的“形象”形成更大压力。

实际上,从ST德威进入氢能领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所谓的“第二个宁王”,只是周建明喊出来吸引投资、扩大融资的手段,是一种筹码。以为出资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并收购几家国内企业就能让自己成为氢能领域的佼佼者了,哪有那么简单。而且,美国公司也好,并购国内企业也罢,能够支撑ST德威的,除了资产的“负债式”上涨外,没有其他更多的作用与效果。

2016年,ST德威的净资产曾一度大增了80.99%,达到15.13亿元。与净资产不相对应的是,ST德威的现金流却由正转负。到了2017年,现金流仍然为负。原因就在于,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大量占用了现金。截止到2017年底,ST德威的应收账款达到了11.11亿元。应收账款占净资产比重达到了70%以上,这样的企业,岂有不垮之理。

作为ST德威实际控制人的周建明,投身氢能领域的初衷可能是好的,决心也是大的,信心更是足的,但是,方法和举措可能都是错的,特别是思路,显得很是模糊,也很是盲动。置身氢能领域,绝不是简单收购几家企业就能在赛道里激情奔跑。技术、人才、资金、原材料、营销、管理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一旦陷入困境,在本就已经相当拥挤的氢能赛道里,就有可能被挤死、踩死、闷死。当年的光伏赛道中,就躺着无数盲目挤进去的投资者和企业,有的还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麻烦。

虽不能说氢能赛道已经成为当年的光伏赛道,进入者要开始踩踏了。但是,竞争已经开始白热化,像ST德威这种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要人才没人才,要市场没市场的企业,所能做的,要么被踩死挤死,要么退出。退出既心有不甘,也退不起。最终,大多只能被踩死和挤死。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风口来了,猪也能飞上天;阿里巴巴马云说,风口过了,猪会被一个个摔死。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说的却是一个道理。行业风口,说白了,就是一个风险窗口。能够闯过去的,就是英雄,闯不过去的,自然也就成了狗熊了。成者王、败者寇,在行业风口问题上,表现得是非常明显的,也是非常直接的。

氢能行业,迄今为止,仍然是朝阳行业,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进入氢能行业的多数企业来说,都是风险远大于成功的,只能成为成功企业的垫脚石,成为成功企业吸取教训的反面教材。ST德威,已经成为这样的教材、成为宁德时代等的垫脚石。如果还有点作用的话,就是可以通过对其失败原因的解剖,给其他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借鉴,不要重蹈ST德威的覆辙。除此之外,真的找不到其他任何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

ST德威氢能美梦的破灭,除了给银行等带去资金损失外,最大的受害者当属普通投资者了。凡是购买了ST德威股票的投资者,眼看着企业被拆分拍卖,一定心在滴血,却又无能为力。这也进一步说明,确立价值投资理念,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像ST德威这样的企业,确实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谁要强行投资,也就只能自担风险了。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