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在北方深耕多年的氢能产品研发企业正在迁往广东省佛山市,准备在当地生产氢能燃料电池。而在广东,像这样迁过来的氢能企业为数不少。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佛山市已聚集了100多家氢能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佛山等地区作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重镇”的地位日趋显现。
《规划》将氢能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和落地,氢能产业发展将迎来最佳发展机遇和“窗口期”。
打造氢能聚集区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
从国际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从国内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
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等问题和挑战。
“氢能产业要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卢琛钰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氢能技术研发、氢能产业培育、氢能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一些地方政府“先行先试”在发展氢能产业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以佛山市为例,近年来该地区不断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步伐。2019年,佛山仙湖实验室落户佛山市南海区仙湖氢谷,全面整合全市氢能研究与产业资源;2020年,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项目在佛山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上正式动工,预计到2025年产值将超100亿元;最近,佛山市南海区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建成投入加氢站不少于30座,制氢产能不低于20吨/天……这是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热潮的最新景象。
与佛山市类似,北京市近年来非常注重氢能产业发展,陆续发布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等系列政策文件,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企查查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存氢能相关企业2585家。其中,2019年我国新增氢能相关企业470家,2020年新增499家,2021年新增681家。2022年1月至5月,我国新增氢能相关企业187家。氢能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拓展应用新空间
“我国具有良好的制氢基础与大规模的应用市场,发展氢能优势显著。”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教授表示,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基本涵盖了氢气“制—储—输—用”全链条。
氢能产业链的上游是制取氢,根据制取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氢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蓝氢是在灰氢的基础上,应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实现低碳制氢;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没有碳排放。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雪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氢气制取以煤制氢方式为主,占比约为80%。未来,绿氢占比将逐年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70%。
氢能产业链的中游是氢储运,高压气态储运技术已商业化,是最为广泛的氢能储运方式。氢能产业链下游为氢的综合应用,在交通、工业、建筑和电力等诸多领域均有广阔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政策红利不断显现,一大批央企闯入氢能产业赛道,中国石化深耕氢能全产业链;三峡集团与华北电力大学携手成立氢能联合实验室……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规划》指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在杨勇平看来,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滞后等问题和挑战。对此,他建议,首先,要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其次,要着力打造产业创新支撑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氢能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再次,要推动建设氢能专业人才队伍。
卢琛钰也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亟需加强顶层设计 和统筹谋划,进一步提升氢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拓展市场应用新空间,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