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完成856辆和738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7.2倍和3.9倍。仅3月份,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就分别达到500辆和367辆,同比分别跳增10.1倍和5.2倍
2020年以来,受政策变动和阶段性订单数量变化影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一度低迷,甚至出现产销均为个位数的情况。随着2020年9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的启动,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信心得到提振,产业迈向规模示范新阶段。而今年3月氢能产业首个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更奠定了今年燃料电池汽车总体增长的基调。但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链面临的供需双重压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存在的潜在风险仍不容小觑。
“2021年9月到今年8月,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批城市“4年示范期”的第一年,新政自上而下逐级落地,由此产生的产业发展效应今年初已开始显现。同时,第一年燃料电池补贴和奖励额度最高,加之此前的政策空白期抑制了相当一部分产能。多重因素带动下,今年一季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迎来大幅增长。”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表示。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为5万辆。业内普遍认为,得益于利好政策,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将迎来规模化示范发展新阶段,市场需求将快速上扬。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各地防疫形势严峻,汽车产业供应链持续承压,为后续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记者了解到,对氢燃料电池行业而言,无论研发还是整车制造,周期都较长,新冠肺炎疫情对上下游各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的连锁反应可能会造成现金流压力短时加大,供应链物流受阻也可能影响部分订单交付,短期内会抑制产能增长。
虽然业内普遍认为,氢能顶层设计加持下,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较去年会有一定提升,“但整体看,增长幅度不会很大。”付宇认为,一方面,“4年期示范城市”政策旨在通过一定批量示范,解决产业链及产品实用性问题,不存在大规模放量的基础;另一方面,部分区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消极影响较大,由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很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产销量。
不过有氢能装备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部分氢能装备企业订单量同比仍提高了约40%。待疫情缓解后,订单量增幅有望超过100%。总体而言,疫情难改氢能行业长期向好发展的大趋势。
付宇指出,当前,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企业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应对:一是强化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布局,尤其是核心部件、关键原材料及生产装备等;二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尽快具备自身造血功能;三是探索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找到燃料电池真正具备产业化优势的领域,减少对补贴的依赖。
“由于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其中不乏大量掌握一定技术的中小微企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些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还需要各地政府及时出台帮扶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平稳渡过困难时期。”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进一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