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同时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1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规模超过9亿元,出货量超过350MW。2022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有望达到730MW,同比2021年接近翻番;2025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量将超过2GW,相比2020年增长6倍以上。
在此形势下,部分优势生产商的出货量猛增,正在升级技术、扩张产能,以构筑更深的“护城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氢能公司、社会资本、国外公司瞄准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展开深入布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电解水制氢设备领域打响。
政策带动,市场前景大好
目前我国氢气产量超3000万吨/年,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等,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其中化石能源制氢碳排放量很高,平均制取每公斤氢气会排放10-30公斤二氧化碳。在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制氢显然不能成为发展的主方向。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就明确指出,将发展重点放在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这对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链而言是释放出的一个重大利好信号。在这一信号指引下,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体量会快速扩大,国内水电制氢设备产业链相关企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设定的2025年中国绿氢产量达到10-20万吨/年的基础目标,GGII测算,实现这一目标对应的电解槽装机规模为1400-2800MW(按设备利用率4000h计算)。预计2022-2025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2020-2025中国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规模及预测(MW)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事实上,包含能源央企、地方国企、光伏企业、化工企业及国际能源巨头已经展开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投资及布局。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不完全统计,仅以下列表中10个代表性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制氢总规模已超过422MW。
2021国内代表性建成/在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整理,2022年3月
随着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的持续兴建,将带动电解水制氢设备需求爆发式增长。
新老玩家PK,竞争日趋激烈
据GGII调研统计,从出货量维度来看,2021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商表现优异的企业有考克利尔竞立、中船重工718所、赛克赛斯氢能、中电丰业、天津大陆、凯豪达氢能、淳华氢能等。
2021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商排行
备注:以上排行基于2021年各厂商电解水制氢设备(含小型电解槽产品)出货量数据(不包括未出货订单);部分厂商不愿意透露信息或不愿意参与排行,GGII暂未列入排行榜中,望知悉;
资料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其中,考克利尔竞立出货量达到160MW排名第一,主要受益于宝丰能源绿氢项目,其1000标方制氢设备出货量国内领先;传统电解水制氢设备头部企业中船重工718所排名第二,其大标方碱性制氢设备产品成为北京冬奥会用氢的重要保障,一体化PEM制氢设备也成功打入海外市场;赛克赛斯氢能位列第三,作为老牌PEM制氢设备企业,2021年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台套MW级PEM制氢设备,同时是国内中小型PEM电解槽出货量最多的厂商。
在确定性的下游需求、普遍的乐观预期双重因素驱动下,传统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商纷纷进行扩产,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同样基于对市场前景的良好预判,自2021年以来,一众企业和资本机构正瞄准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展开深入布局。
从这些企业的背景来看,既有中石化、中石油、国电投、中国电力、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这类央企国企,也有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宝泰隆、兰石重装、亿华通这类上市公司,还有国富氢能、湖南氢氢松松、瑞麟科技、上海舜华、大连化物所、林洋创投、水木明拓等氢能公司、科研机构、社会资本,还包括国际巨头康明斯等。
其中,光伏产业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和阳光电源2021年均实现自研大标方制氢设备的出货,应用在数个示范项目中。尤其是隆基股份的表现可谓格外抢眼。
具体来看,隆基氢能是隆基股份专注氢能事业的主要抓手,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绿氢技术研发投入。隆基氢能首个工厂设立在江苏无锡,制氢设备项目已于2021年底初步形成了500MW的年产能交付能力,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年产1.5GW氢能装备的能力。
隆基股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外界采访时表示,隆基股份不是做氢气的公司,而是为制取绿氢提供装备、技术和方案的公司。隆基股份最终产出的氢能产品是EPC,即“光伏+制氢设备”的交钥匙工程项目,目标是未来一两年内大量实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单独出售制氢设备。隆基氢能会秉承国际领先的安全设计理念,整合全球最优的原件采购资源,执行行业最严的安全生产管理,采用完善的安装调试流程、智能数据管理及在线检测系统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