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躁动的燃料电池行业,像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研氢能”)一样沉下心专注研发、战略上稳扎稳打的企业并不多见。
齐志刚认为,金属板电堆的优势将逐渐凸显,百千瓦左右大功率电堆会是未来几年的主流趋势,功率密度的持续提高也会是业内关注的一项重要指标。每一款双极板板型都有适配的最优功率范围,因此极板板型的持续迭代研发、工艺的逐步深化以及电堆产业化进程会是电堆企业角逐的几个关键点。而体现在产品上的便是成本、良品率、一致性等的整体考量。
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目前新研氢能大功率金属板及电堆已经研发了五代产品,其中一代(反应面积~300cm2)250片膜电极电堆功率60kW(150kPa表压,0.6V单片电压),由双堆集成出的89kW燃料电池系统于2020年底安装在50辆12m厦门金旅公交车上。
二代(反应面积~300cm2)284片膜电极电堆功率85kW(150kPa表压,0.62V单片电压,端板内体积功率密度4.5kW/L),单堆燃料电池系统在集成过程中;使用该款极板制作110kW级电堆在进行中;三代(反应面积~400cm2)60片膜电极金属板短堆测试完毕(150kPa表压,0.61V单片电压,端板内体积功率密度4.7kW/L),由该款极板制作110和150kW电堆在进行中;四代(反应面积~400cm2)40片膜电极石墨板短堆验证完毕,金属板制作待定;五代(反应面积~400cm2)流场设计完毕,将在由石墨板组成的短堆中进行验证,金属板制作待定。
由这五款极板制作的单堆燃料电池系统输出功率将覆盖50-110kW范围。对于远超110kW的系统可由双堆或多堆并联进行。
市场拓展方面,洪鑫表示:“公司拥有北京新研、大连擎研、大同新研三家子公司,分别侧重于金属极板设计及电堆研发、燃料电池系统控制集成和测试台、产业基地运营。今年5月,公司与定州政府签约了‘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生产项目’。我们将瞄向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市场,并适度涉足重卡领域,继续在京津冀、大同、大连等区域深耕。”
在洪鑫看来,“以奖代补”新政将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对氢能产业发展的理性布局,对技术发展、产业化进程、商业化目标都会有新的要求。对于技术推动型的产业而言,将会是快速发展、产品成熟的四年。但是城市群的组建也诱使企业到多地布局,力不从心,对此新研氢能抱以谨慎态度,短期不会进行跑马圈地式的布局,而会在早已扎根的区域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