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氢能网 » 制氢 » 正文

发展氢能“一哄而上”,无序“怪圈”如何破?

日期:2021-05-31    来源:高工氢电

国际氢能网

2021
05/31
09:2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氢能源产业 可再生能源制氢 氢能产业发展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省区市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氢能产业园遍地开花。众多企业正大举入局,越来越多人担心,氢能发展似乎“过热”了。

“与其说‘过热’,不如说‘无序’。”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蒋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在氢能发展的热潮中,有蹭热度的,有“捞一把就跑”的,可谓鱼龙混杂。

与蒋利军有相同观点的不在少数。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要切实防止氢能产业一哄而上、一松而散的现象。

避免资源浪费

当前中国氢气产能约每年4100万吨,产量约3342万吨,是世界第一产氢国。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

氢能产业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但需警惕的是,和我国很多新兴产业都会经历一个“怪圈”一样,氢能产业也已开始有了陷入“怪圈”的苗头,比如发展初期受到全社会关注,大量资本涌入,研发团队争相介入,但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不少企业纷纷倒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未来氢能产业该如何避免这一“怪圈”,以更低的成本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认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吸取国内风电、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分割、低端重复开发、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等现象,主管部门要首先着力加以解决。

全国氢能标委会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建议,企业大张旗鼓地宣扬将在哪儿投资建厂,不如聚焦考虑怎么把技术做上去,通过技术创新把成本降下来。

目前中国氢能产业相关技术并不完善,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难题,不能因为政策扶持就仓促上马,现阶段“慢即是快”。

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存在几大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1、当前我国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能效偏低,纯水制氢装备可靠性差、成本偏高。虽然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竞争力,但能效偏低,制1立方氢综合能耗5~5.5度电,而国外可以控制在5度电以下。PEM纯水制氢装备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我国仍没有自主的MW级PEM制氢装备,寿命缺乏长期考核,成本是碱水制氢的2~5倍;

2、高压装备可靠性差,成本偏高,90MPa氢压缩机、加氢枪仍依赖进口;

3、当前我国液氢液化能耗过高,产能过小,不具有经济性。液化1千克氢,能耗高达15~20度电,而国外可控制在11.5度电左右,因此需尽快发展单台设备能力10吨以上的氢膨胀液化装置;

4、我国运氢装备与国外存在代际差距。目前国外通用50MPaⅣ型瓶和液氢运氢,单车运氢1~3吨,而我国仍以20、30MPaⅠ型瓶运氢,单车运氢仅360~600公斤。

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些技术瓶颈?蒋利军的建议是,一方面要以产品为目标,组织一体化研发团队,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碱水制氢已有多年历史,但研发投入少,技术进步缓慢;PEM制氢研发时间短,技术积累少,未得到长期考核,均应按照氢能高能效低成本的要求,以产品为目标,组织国内研发单位形成一体化研发团队开展系统攻关,从基础原材料、关键元部件、装置、系统及示范应用方面全面布局,上下游协同,产学研用密切合作,以市场应用为最终考核指标,真正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应用。

另一方面,应制定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设备的配套政策,比如给直接用户提供财政补贴,使其愿意使用国产首台套设备,推进国产设备在市场逐渐立足。

制定标准+加强政策引导

为避免氢能产业陷入“怪圈”,以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还需要制定完备详尽的标准,并有相关政策的科学引导。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的标准体系完善,但标准内容涵盖不够细致和具体,关键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数据。以加氢站为例,目前对安全距离(防火距离)的规定与国际主要国家的规定差别较大。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数据十分缺乏,没有数据支撑就无法推动标准的改进。

“目前我国加氢站建设缺乏详细统一的验收流程和评价标准,很多加氢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加氢站。此外,加氢站的国家主管部门也亟待确定。”何广利指出,基础研究数据匮乏与市场主体的远见性有关。在氢能产业没有被高度关注前,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研发资金;而当大家开始关注后,企业也不愿意在基础研究方向投入太多,大多希望做能尽快见到经济回报的项目。

令人欣慰的是,近期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信息光子技术”等“十四五”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氢能技术成为8项重点技术之一。这是氢能技术首次被单列为一项重点技术,说明政府对氢能技术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业内人士还提醒,目前国内氢气产量基本来自煤和天然气,也就是“灰氢”。“灰氢”依然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这与国家发展氢能的初衷相悖。

为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业界一致认为,需要政策提出“灰氢”变“绿氢”的要求,并运用碳汇工具,提高“绿氢”的经济竞争力;技术上可以通过CCUS方法,不排或少排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返回 国际氢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